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下水道”成中国城市病的缩影 城市为何屡屡被淹?

人民网唐黎明 2012-10-09 10:53:59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下水道”成中国城市病的缩影 城市为何屡屡被淹?

青岛海边暗渠 人民网记者翁奇羽 摄

编者按:

7月21日,一场61年未遇的大暴雨让北京城遭遇严重内涝。其实,北京并非个案,在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赶不上城市化的扩张速度。但,这也仅是一个表象原因。

尽管雨季已去,但大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却引发我们反思。为探讨中国“下水道”存在的问题,人民网采访组特别策划了“十问下水道”系列深度报道,以北京“7·21”暴雨为切入点,多路记者分别走访北京、广州、海口、赣州、合肥、青岛等十余城市,剖析全国城市内涝现象及智慧做法,将“下水道”问题作为当今一种多发的城市病,为其把脉,寻其成因,并以期探寻解决之道。

一遇暴雨,再华丽的城市,都难逃城市内涝的狼狈命运,这似乎成为了中国城市的通病。

《人民日报》披露,2008年到2010年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城市内涝,内涝灾害超过3次以上的城市有137个。突发性的灾难,已经成为检验城市基础设施的评估师,而灾难前后的应对措施,也成为检验城市管理的试金石。

城市排水显然已经不是某一个城市的问题,它是中国城市集体面对的现代性难题。城市排水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缺陷累积而成的系统危机。一个下水道,几乎是中国城市病的缩影。

“重地表,轻地下”,城市建设标准积弊

城市下水道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俄罗斯道,地处高寒,降雨量少,城市下水道口径小埋藏浅;其二是西欧道,如伦敦、巴黎年均降雨量在600-1000毫米之间,下水道宽阔可以行车。新中国地下管线的建设积弊,可以追溯到建国初期。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和延续,中国在1953年至1957年之间将“苏联模式”引入城市规划,国内各城市在这一时期开始采用一整套以苏联为标准的定额指标,高寒少雨地区的城市设计标准,直接套用在疆域辽阔雨水充沛的中国城市上,自然为以后的内涝埋下了伏笔。

城市无节制扩张,破坏区域自然肌理

城市内涝问题,不仅仅源于排水管道,许多原因还出在城市本身。近年来中国的城市高速扩张,往往忽略了城市和自然的和谐之道。城市建设不断填埋挤占湖泊河道,改变了水系的自然格局。实际上,区域自然肌理比排水管网本身对城市内涝的影响要更大。

首先,城市湿地急速萎缩,城市蓄洪能力下降。城市外部湿地、河流、湖泊等水系对于城市来说具有重要的蓄洪作用。古人说:水满自溢。没有地方去,水自然会泛滥。调蓄系统是城市防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由城市水系的湖池河渠组成。在城外洪水困城,城内积水无法外排时,城市的蓄水能力对避免内涝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城市内部水系阻断,整体通行不畅。城市建设中,许多城市内河水系被填埋,导致水系阻断,排水不畅。

曾经号称“百湖之市”的武汉,50年来近百个湖泊“人间蒸发”。新中国成立之初至今,武汉中心城区湖泊数已由100多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近30年,武汉市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近10年,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面积由原来的9万余亩缩减到8万余亩;目前,武汉的湖泊仍在继续被吞噬,湖面不经意地就变成地面,长出一栋栋楼盘。这样多的湖泊被填埋,武汉一到大雨就变身水乡,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对河流湿地的过度开发,也是造成城市防洪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以北京为例,北京60%以上的河流湿地都在进行旅游开发,其中金海湖、拒马河、龙庆峡水库、野鸭湖、玉渡山水库开发强度过大,对水系自然环境的人工干预过多,破坏了生态环境。

北京“7·21”暴雨中,房山是重灾区,主要集中在拒马河峡谷的坡麓地带。拒马河峡谷有京西极佳的山水景观,如十渡、野三坡(涞源)等,但旅游开发对环境保护及防洪因素考虑不足,旅游设施多沿河而建,严重影响了河流的行洪能力,在上游来水和当地山洪的夹击下必然损失惨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分享到6.79K
众怒 入侵
全国社保基金条例将施行 1.5万亿将“有规可依”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4.8%
papi酱获得1200万融资 看看国内外的网红是如何赚钱的?
还记得他们的奥斯卡首秀吗? 那时的小李很青涩凯特还不胖布兰切特始终那么美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