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 > 首页要闻

【世界说】美媒:关税影响挥之不去 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下滑

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近期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民众对本国经济的看法在6月份继续恶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至93点,较前一月下降了5.4点。2025-07-03 15:27

【世界说】美媒:“大而美”法案实则“劫贫济富” 美国低收入者终将蒙受损失

纵观此次通过的法案对美国家庭财务可能带来的影响便会发现,所谓的“大而美”只是对最富有的美国人而已,对于那些需要领食品券、需要医疗补助的人来说,其实是“劫贫济富”。2025-07-02 16:24

【世界说】美最新民调:美国民众国家自豪感持续下滑 年轻一代尤甚

综合美媒报道,盖洛普咨询公司(Gallup)一项最新民调显示,美国国民的国家自豪感呈显著下滑趋势,且代际与党派差异悬殊。2025-07-02 15:55

【中国那些事儿】国际人士:中国是创新引领者亦是稳定推动者,为世界注入活力动能

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中国所展现出来的韧性以及创新驱动的稳健发展得到了各方的认可。许多企业家以及行业专家都认为,中国正日益成为稳定与活力的灯塔,并有能力为世界作出更大贡献。2025-07-01 16:28

【世界说】经济学家:关税政策绝非拯救美国经济的“灵丹妙药”

经济学家们并不认为关税是疗效甚佳的“灵丹妙药”,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将其作为谈判筹码的时候。他们对《今日美国报》(USA TODAY)表示,就业或因关税而减少,消费者也要承受涨价压力。2025-07-01 10:59

【世界说】外媒:美关税反噬效应凸显——美国“暑热经济”撞上物价上涨“寒流”

综合外媒报道,近期美国受高温天气侵袭,民众消暑需求旺盛,但关税政策却加剧了消费与经济压力。关税致使夏季必需品价格大幅上涨,小企业生存艰难;还影响到国际游客出行,进一步凸显其负面效应。2025-06-27 15:55

【世界说】外媒:美政府多领域政策正使“美国梦”逐渐褪色

“今日日本”网站报道指出,曾几何时,不少人怀着“美国梦”来到这个被视作充满机遇的友好国家。然而,本届美国政府在多项政策上的大转向,促使人们重新审视“美国梦”。2025-06-25 14:53

【中国那些事儿】中国流行文化IP海外圈粉:创新、突破、引共鸣

近年来,从科幻大片到手机游戏和手绘动画,充满创意的中国流行文化IP正逐渐走向世界,吸引着大批粉丝。2025-06-23 17:16

【世界说】美媒:美国五月份零售额创今年最大跌幅 关税引发多重负面效应致消费者信心走低

美国五月份零售额出现大幅下滑,这是因为消费者出于对特朗普政府全面高额进口关税的担忧,在年初抓紧完成采购,之后消费热情迅速降低。此外,在消费下滑的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也持续走低。2025-06-21 09:30

【中国那些事儿】外国企业家: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全球投资目的地吸引力不断增强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832家,同比增长12.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207.8亿元。中国向新向好的发展态势,让外商在中国投资更具信心。2025-06-21 09:30

【中国那些事儿】“创新+用心”让吸引力与软实力双提升 外国游客爱上“景美人和”的中国

科技与传统的融合,不仅重构了文化体验维度,更彰显了中国文旅发展的“创新、贴心与用心”。2025-06-20 13:13

【世界说】惠誉警告美国赤字风险高企 财政面临“三重压力测试”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发出警告,2025年美国联邦赤字占GDP比例预计达7.1%,2026年升至7.6%。同时,国会预算办公室评估了“大而美”法案,预计未来十年预算赤字将增加多达2.8万亿美元。2025-06-20 12:46

【世界说】美媒:“不确定性”成美国经济政策主基调 使其消费者及投资者深陷“经济迷雾”

当下,美国经济正深陷“不确定性”的泥沼。关税及各领域政策的频繁波动引发市场不安,导致企业决策受阻、投资与消费需求收缩,进而对整体经济造成显著拖累。未来经济走向仍充满变数。2025-06-18 16:37

【世界说】美媒:成本转嫁消费者、企业陷生存危机、制造业受重创……关税真让美国更繁荣了?

“进口商们都在提心吊胆地等待着最后的结果。”艾伦直言,“我们的货架会断货,但问题是,货架上所有短缺的商品都代表着那些我们本可以赚到但现在却赚不到的钱。”2025-06-17 16:46

事事关心 |以伊冲突持续 国际社会呼吁和平

以伊冲突进入第五天,多国呼吁以色列停止对伊朗的敌对行动。中国常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李松大使强调,无论形势如何发展,中方始终坚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是唯一正确途径,反对诉诸武力和非法单边制裁。2025-06-17 14:48

从水利灌溉到智能施肥,吉专家详解中国带去的农业现代化密码

吉尔吉斯斯坦世界政治研究所所长舍拉迪尔·巴克特古洛夫6月1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长期以来,中国不仅向吉尔吉斯斯坦提供技术援助,助力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且为吉尔吉斯斯坦农民和专家进行培训,旨在为其农业发展创造新机遇。2025-06-17 07:35

中国棉如何在乌兹别克斯坦开花结果?乌农业部长点赞背后的故事

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部长伊布罗希姆・阿卜杜拉赫莫诺夫6月17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立足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对华合作,这是乌兹别克斯坦外交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乌农业合作已经结出累累硕果。2025-06-17 07:30

【中国那些事儿】走向更加创新、高端和智能 中国潮玩引领全球热潮

中国人民大学国有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孙文凯认为,中国潮玩市场快速增长,其背后的关键驱动因素是高效的产业链、巨大的内需、数十年的生产经验以及深谙文化多样性的中国设计师群体的崛起。2025-06-16 15:27

上合前秘书长:从西安到阿斯塔纳,中国-中亚合作迈上新台阶

6月16日至17日,第二次中国-中亚国家元首会晤将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经过近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达到了一个高质量的新水平。2025-06-16 12:58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中国与中亚合作新亮点不断,原因在这里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理卓奥玛尔特·奥托尔巴耶夫6月16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近年来,中国和中亚地区的经贸与投资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如今,随着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有关各方的合作前景更加广阔。2025-06-16 07:15

【驻华使节辽宁行】马来西亚外交官眼中的辽宁石化:绿色与创新的典范

6月9日至13日,外交部组织了“驻华使节地方行”活动,邀请来自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的18位驻华使节、外交官和代表前往辽宁省,围绕“辽宁石化,链接全球”主题展开考察交流。2025-06-13 20:25

事事关心 | 以色列空袭伊朗 中东陷入新危机

当地时间6月13日,以色列空军突然对伊朗发动空袭。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以色列的袭击违反《联合国宪章》,是对伊朗的明显侵略,伊朗武装部队将毫不犹豫地保卫国家。中方对以色列袭击伊朗有关行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深感担忧,愿为推动局势缓和发挥建设性作用。2025-06-13 17:20

事事关心 | 中美经贸会谈释放积极信号

当地时间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伦敦举行。双方进行了坦诚、深入的对话,并就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的措施框架达成原则一致,传递出积极信号。2025-06-13 11:36

和评理|从“蓝图愿景”到“落地生根” 中非合作论坛结出累累硕果

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于6月10日至12日在湖南长沙举办,同期衔接举办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由此可见,中非合作秉持务实理念,致力于增进非洲人民福祉、增强非洲国家内生发展动力。2025-06-12 16:33

【世界说】德媒:皮尤民调显示超半数受访国民众对美国政策缺乏信心,整体好感度下降

据“德国之声”网站11日报道,无党派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于当日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在超半数调查所涉及的国家中好感度呈现下降态势。2025-06-12 16:19

【驻华使节辽宁行】多米尼加驻华参赞见证营口港潜力 牛油果进入中国市场的“黄金通道”

他认为,多米尼加的产品如牛油果、咖啡、芒果有望通过营口港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借助营口港的优势,多米尼加也能助力中国商品更高效地进入拉美市场。2025-06-12 14:34

和评理|解决贸易争端,还需美国回归理性

中国反复强调,美方需客观看待中国,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摩擦,正确看待对话协商。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来之不易,应给予珍惜,维护好双方通过谈判解决分歧的向好势头。2025-06-12 12:00

【世界说】美媒:美国“制造业回流”之路举步维艰 面临成本与质量双重困境

美国美银证券6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尽管美国政府以“保护本土企业、保障就业”为由祭出关税大棒,鼓励企业将生产线迁回,但在重新布局全球供应链时,成本已非主要考量因素。2025-06-12 10:27

和评理|中国稀土行业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终将惠及全球

中国的目的是规范稀土出口,而非禁止稀土出口。可以预见,中国稀土行业朝着规范、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终将惠及全球。2025-06-11 19:44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