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举办第四届拔尖人才培养国际论坛 共议AI时代育人新范式

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第四届“拔尖人才培养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大学书院交流共同体大会举办。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举办第四届拔尖人才培养国际论坛 共议AI时代育人新范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16: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31日,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第四届“拔尖人才培养国际论坛”暨第三届中国大学书院交流共同体大会举办。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等近50所高校及微软、华为、阿里云等顶尖企业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与教育管理者代表,围绕“全球视野下的拔尖人才培养与新时代书院制育人体系探索”这一主题,展开深度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始终致力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探索一条兼具中国特色与世界眼光的拔尖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致远学院十五年来已构建起使命驱动与好奇心驱动并重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七大国家拔尖计划2.0基地,汇聚多位图灵奖、诺奖级国际顶尖学者,营造“转身遇见大师,随处可见讨论”的学术氛围。学院已培养出14届共2529名毕业生,95%选择继续深造,超过70%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已有85名校友获海内外一流高校教职。

在主旨报告环节,多位深耕实践探索的教育专家带来了前瞻性分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务长彭刚系统阐述了清华书院制的特色路径。他介绍,清华大学已分阶段建成覆盖超半数本科生的书院体系,秉持“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理念,通过建立跨学科教学委员会、优化课程体系,实现通专融合。书院实施全覆盖导师制与“一人一策”个性化培养,建立多维评价体系,构建贯穿四年的科研进阶训练体系,支持学生的多元成长与创新能力培育。

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John Hopcroft分享了智能时代教育改革的洞见。他指出,人工智能由模式识别和统计学两大支柱构成,在此背景下许多工作将被自动化,人工智能也将深刻改变教育形态,但不会取代教师,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教育中不可替代的核心要素。他特别介绍了"101计划"的创新实践——通过集结顶尖高校师资,开发覆盖计算机科学等九大学科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并向全国高校开放共享,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高质量的全民教育体系。他强调,教育的核心使命是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引导他们发现并追求自己热爱的领域,这是培养信息时代顶尖人才的关键所在。

三大平行分论坛“大学现代书院制创新实践”、“人工智能时代的拔尖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拔尖人才国际化培养体系构建”于当天下午举行,汇集了全国顶尖书院与学院的一线实践者。

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主办。作为教育部“拔尖计划2.0”的秘书组单位,致远学院自2019年起,就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导下,每两年举办一届拔尖人才培养国际论坛,为高校间的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交流互鉴搭建高端平台。本届大会将国际论坛与中国大学书院交流共同体大会联合举办,旨在面对当前AI数字化背景下,探索新时代书院全人教育的意义,进一步携手致力于拔尖人才培养的兄弟院校,谱写高等教育新篇章。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记者 周文婷)

【责任编辑:融媒号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