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联动织密“进博防线” 上海警方筑牢入沪安全屏障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上海警方深化安商助企便民举措,构建立体式防控体系,为展会保驾护航。

水陆联动织密“进博防线” 上海警方筑牢入沪安全屏障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03 16: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正式拉开帷幕。上海警方聚焦展客商、企业和广大市民的需求,持续深化安商助企便民举措,坚持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同时,依托长三角区域警务一体化机制,通过“科技赋能+全域联动”的模式,构建立体式防控体系,为展会安全、有序、高效举办保驾护航。

“智能核验+联勤联动”织密水上安全网

11月3日10时,在青浦金泽的长湖申线水上检查站,现场一支由上海市公安局民警与交通执法队员组成的联合检查小组,正逐一对过往船只开展水上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图片

执法人员登船后,依次检查核验随船人员身份信息、入沪报备手续、船舶登记资料、运输货物清单以及消防、救生设备完好性,确认无安全隐患后予以放行。

图片

高效查验的背后是科技的有力支撑。船舶一旦经过指定检录点,其船舶编号便通过船舶卡口智能识别系统实时上传至指挥平台。登船后,检查小组据此快速核验关键信息,对拟进入核心区的船舶与人员严格执行“逢船必查”“逢疑严查”标准,确保通行安全无虞。

在进博会安保期间,青浦警方在红旗塘、长湖申线、急水港、东大盈港四大水域检查站设立了“一点两检”“一点四检”的水上道口检查模式,依托长三角警务一体化协作机制,警方将原来分属不同地区、不同条线的水上“滤网”实现整合,两地执法人员合署办公、信息互通,形成执法合力。

截至目前,自10月27日启动水域道口查控以来,红旗塘、长湖申线、急水港三个入沪水域道口已累计检查船舶200余艘,人员400余人次。

“智慧安检+精准分流”提升入沪通行效率

在连接沪苏两地主要通道的青浦区G50沪渝高速省际卡口, 5条车道分工明确,2条为自动安检车道,最外侧2条用于小型客车查验,内侧3条则面向货运车辆及客运大巴的检查工作,检查站最前端设立了大客车和小客车分流指示牌及人工观察引导岗位,卡口旁还设有便民服务点,为等候安检的司乘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并配备公共厕所。

图片

“自10月27日0时起,我们在环沪高速省际卡口全面开启安检模式,为了更好地提升安检效能,我们卡点启用核验闸机、智能车底探测仪等智能设备,构建‘远端监测、近端预警、现场处置’的三级预警体系,让安检更精准、更高效。”青浦公安分局交管支队沪渝高速省际卡口民警叶路介绍道。

“检查中,厢式货车及‘两客一危’等类型车辆是现场检查的重点,逢车必检。我们重点会查验车辆是否装载违禁物品,如烟花爆竹、油漆、液化气等危化品以及管制刀具,这些都是禁止携带的。”叶路说道。

截至目前,警方已在G50沪渝高速、S32申嘉湖高速以及S26沪常高速省际卡口累计安检车辆4万余辆,人员9万余人,查获各类违禁物品50余件。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记者 高尔强)

(高尔强)

【责任编辑:王鑫】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