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播报”第十期发布会举行  聚焦健康老龄、活力晚晴

10月28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举行发布会,聚焦“健康老龄,活力晚晴”。邀请老年医学专家介绍如何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通过培养良好的日常习惯,保持活力心态。

“上海健康播报”第十期发布会举行  聚焦健康老龄、活力晚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0 14: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8日,在重阳节到来之际,上海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举行发布会,聚焦“健康老龄,活力晚晴”。邀请老年医学专家介绍如何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通过培养良好的日常习惯,坚持健康的行为方式,保持活力心态,拥抱高品质健康生活。

华东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洪维表示,从老年医学的角度,活力老人通常是指生活能自理、重要脏器功能基本正常、慢病控制达标、营养状况好、认知功能清晰、心态良好、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的长者。

“一句话总结,活力老人就是:大病没有,小病稳定,生活自理,健康习惯,心态年轻,融入社会。”洪维说。

她也从吃得好、睡得香、动得勤、想得开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了老年人要做好主动的健康管理。老年人可以进行一定的有氧运动,最简单的就是快走,每天7000步左右;也要保持一定的抗阻运动,训练肌肉,如靠墙俯卧撑、八段锦。运动要持之以恒,每天至少30分钟,循序而进、量力而行。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老年人很重要,多参加团体活动,比如唱歌、跳广场舞、旅游、读书会等,建立自己的老年社交圈;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参加老年大学、社区健康讲座等。”洪维表示。

华东医院院长保志军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老年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他表示,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与可穿戴设备,可以实时收集老年人的多维度生理与行为数据,将这些数据定期反馈给老年人,比如提醒“今日步行量未达标”、“睡眠碎片化较严重”,便可让他们清晰掌握自身健康状况,调整生活方式,从被动等待就医转向主动预防管理。

他表示,华东医院也正在开展实践探索,试点布局适配未来居家场景的数据采集设备,同时联动企业整合各方技术优势,共同打磨更贴合老年人需求的健康管理方案。

他介绍说,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未来健康管理将突破医院场景的限制,实现居家化检测。老年人无需频繁往返医院,在家中就能完成基础健康检测,数据实时同步至智能系统。系统会结合人工智能分析,对健康风险进行分级。若只是轻微指标异常,会推送运动处方或膳食建议;若发现潜在高危风险,便会对接社区医疗资源或提醒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

“当医院作为核心枢纽,串联起居家、社区的健康数据网络,就能形成‘早期筛查-精准干预-风险预警’的闭环,让老年人的健康得到更全面保障,也能有效降低急危重症发生率,减轻医疗系统压力。”保志军说。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记者 周文婷)

【责任编辑:王颖】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