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总结“美式竞争规则”内核:损人不利己的“双输”游戏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4-06-04 13: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70年前发表以来,一直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缘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的彼此尊重、平等合作精神显得愈发重要。中国强调基于原则的国际关系,努力推动多边主义,为人类共同未来开启大门。而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固守冷战思维,打压排挤中国,割裂世界,最终只会带来“双输”结局。

 

70年前,中国总理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原则最初作为中印建立新型双边关系的基础,被写入了1954年4月29日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诞生,不论在印度还是中国历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那是,中印作为两个新生国家,正在推进民族复兴的进程,但当时正值冷战期间,两国各自的边境地区出现了代理人冲突。大国势力企图破坏两国新生的政治制度和独立主权。但不管怎样,五项原则提供了一条极为清晰的前进道路。

不幸的是,随着《中印关于西藏与印度之间通商和交通协定》于1962年期满,同年中印这两个亚洲大国之间爆发了一场边境战争,成为加剧全球紧张局势的一个引爆点。1959年,达赖喇嘛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密谋破坏中国主权,违反了五项原则。印度则站在达赖喇嘛一边,为他提供庇护,这大大加剧了战争的紧张局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无论协议的历史多么令人失望,它都不应影响我们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身的看法。更重要的是,这些原则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序言中,从此成为中国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此外,五项原则也被许多其他致力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人借鉴。例如,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亚非会议,会后公报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和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这十项原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多次被地区国家援引,这说明它反映了一种亚洲国家广泛存在,并且在全球南方众多其他国家引起共鸣的共同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印关系偶有波折,但双方仍然以友好的姿态重申五项原则。

弱者常诉诸原则,强者却常违背原则。因此,对于上世纪50年代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无疑具有吸引力:许多国家在经历了多年被征服、被殖民、被占领的历史之后,正在从独立战争的创伤中恢复,甚至对一些国家来说,这些殖民时代的遗毒至今都没有完全消失。

中国今天仍然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中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仍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核心。例如,1972年中美发表的联合公报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先决条件。这就是中国痛恨其他国家企图煽动颜色革命,或通过各种政治操弄来延续帝国主义和世界霸权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周恩来总理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以之为基础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把这五项原则坚定不移地一以贯之,意识到尽管一个国家再强大,没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没有真正的安全。尽管美国拥有强大的实力,它如今是否感到安全?一点也不。除了保守而狭隘的自身利益外,它根本没有明确的道德立场,无法有效地自我管理,也不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这条线索,时至今日依然引人注目,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大陆对台湾问题的敏感性,以及近年来美国日益增加的挑衅行为,这让人们不由得怀疑美国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承诺。美国终于亮出底牌了吗?它越来越频繁地试图利用台湾来对抗中国大陆,作为其遏制和打压中国战略的一部分。美国把冷战时期的那一套做法又拿出来了,包括妖魔化对手、拉“小圈子”、打贸易战、技术封锁和“去风险”,即“脱钩”,同时在远离本土的地方打代理人战争——比如乌克兰。它甚至将这些冲突归咎于中国,同时,自苏联解体以来,它不断推动北约扩张,为约束欧洲布下了一个“安全陷阱”。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就明白了,为什么美国要向澳大利亚出售核潜艇技术,并在那里部署核轰炸机;为什么美国要向日本出售先进的巡航导弹;为什么一些韩国政客在情报部门的帮助下通过欺骗手段上台,并支持美国在其境内部署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为什么美国要向台湾派遣特种部队,在菲律宾增加驻军……这是和平共处和互不干涉,还是战争到来前的鼓声隆隆?

应该承认的是,今天的中国是强大的,已经作为一个大国回到了世界前列。虽然中国仍只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预计到2029年,在全球新增经济活动中,中国占比将达到21%左右,超过七国集团 (G7) 所有国家的总和。就军事能力而言,在整个地区只有俄罗斯是中国的对手,然而中俄关系目前有着非常坚实的基础,最好的例子是他们在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俄不仅避免了恶性竞争,还共同促进了中亚的和平与发展,并致力于抵御类似美国以“反恐战争”为名进行的外部干预——事实上,通过加强与中亚国家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更重要的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外交政策仍然是中国政策制定的核心,正如我们多年来一再看到的那样,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其新型大国外交之际。事实上,这是中国所有重大政策倡议的指导思想,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些中国倡议共同致力于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打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门。

当然,也有唱反调的人,那些杀人越货、坑蒙拐骗者,他们只关心自己狭隘的利益,拒绝承认他们的旧模式带来了太多的破坏和灾难,让世界深陷气候变化和其他挑战之中。我们只能说,让那些傻瓜和他们的旧船一起沉到海底去吧——哦,不行,他们的船全副武装,正忙着穿越台湾海峡搞挑衅呢——那好吧,那就让他们沉到别处去吧。

我们常常把美国式的游戏规则描述为“有输有赢”,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其实不是“有输有赢”,而是“双输”,甚至更糟。或许只有“同病”才能“相怜”,亦或许有些人的心中总是有个黑暗面,让他们在濒临崩溃的时候一定要把别人也拖下水。这种人的破坏性倾向一再被证明只能导致自我毁灭,但他们就是不愿意给人类进步让路,宁可“不利己”也一定要“损人”。

不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同样,中国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也是如此。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Triple whammy"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

实习生程飘然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党超峰】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