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播报”第十一期发布会举行 聚焦肿瘤科学早防

11月19日,在“世界胰腺癌日”来临之际,上海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举行发布会,主题是“守护胰腺健康,肿瘤科学早防”。

“上海健康播报”第十一期发布会举行 聚焦肿瘤科学早防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0 14: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9日,在“世界胰腺癌日”来临之际,上海健康科普大平台“上海健康播报”举行发布会,主题是“守护胰腺健康,肿瘤科学早防”,聚焦广大市民关注的胰腺癌等肿瘤早期预防与规范治疗等话题,邀请权威专家提供科学、实用的健康提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虞先濬介绍说,胰腺癌早期难以被发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胰腺生理结构特殊,在腹腔深部,位于一些脏器后方,常规体检的超声检查容易漏诊;二是缺乏早期典型症状,很多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即便有症状也常被误以为是胃肠或肝胆疾病所致,延误早诊时机。

由此,专家推荐了及时识别预警信号的方法。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医师吉顺荣说,一旦出现上腹持续隐痛、腰背部不明原因酸痛、黄疸或血糖异常波动等症状,要先排除胰腺癌可能,再进行其他诊疗。对于胰腺癌高危人群,如有肿瘤家族史、慢性糖尿病、胆胰系统慢性疾病的人群,上腹部薄层扫描的螺旋平扫、加上增强CT是早期发现胰腺癌的关键筛查工具。

专家在发布会上重申“肿瘤早筛查早诊治”是科学的防治理念。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所主任医师吴春晓介绍,2013年起,上海全面实施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为适龄居民提供免费的大肠癌风险评估和粪便隐血检查,指引高风险人群完成肠镜检查。筛查检出的大肠癌患者中,早期比例达46%,是筛查前上海市平均水平的3.5倍;五年生存率达到85%,较同期未参与筛查的同龄大肠癌病例高21个百分点。

专家也表示,包括胰腺癌在内,不少肿瘤的发生都与日常生活方式有密切关系。专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烟酒伤害;优化饮食结构,拒绝“重口味”习惯。

“管控好基础疾病也很重要。慢性胰腺炎、肝胆系统疾病、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若控制不佳,会持续对胰腺造成损伤和刺激。”虞先濬说。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记者 周文婷)

【责任编辑:王颖】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