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6日,值此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上海医学院创建98周年的节点,“新质驱动·融合创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主题研讨会暨第十届上医文化论坛”举办。论坛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校友总会、上海医科大学校友会联合主办,学校和医学院领导,深圳市有关领导,上海医学院老领导,附属医院和院所平台负责人,各地校友代表,海内外医疗卫生领域专家同仁和相关生物医药企业代表500余人齐聚南海之滨,共探医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新路径。
复旦大学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致辞中指出,回首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人才自主培养”始终是复旦上医执着坚守的初心,“科技自主创新”始终是复旦上医矢志不渝的追求。他表示,上医要以新质驱动引领发展,聚焦发展重大疾病精准诊治、未来健康与医学前沿、公共卫生治理与全球健康、新药创制、智能医学等领域,布局未来学科、建设急需专业、培育交叉方向;要以融合创新赋能改革,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培养“干细胞式”医学人才,加强“校—地—企—医”协同,全面推进医教研产融合。
论坛上,复旦大学虹桥医学创新园区总体规划及建筑概念方案启动全球公开征集。园区将对标世界顶级医学中心,联动周边医疗和产业资源,合力打造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医学前沿科技创新策源、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集聚、国际医疗高水平服务开放等四大核心功能,为上海建设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新地标提供核心引擎,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战略科技力量。
七位来自医学、科技、产业与管理领域的顶尖专家围绕“自主创新·自主培养”主题带来精彩主旨报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分享了中山医院科技创新的探索路径与生态构建成果。中山医院坚持开放聚势,深化“医政产学研”协同,与政府共建成果转化孵化基地,联动高校推进跨学科攻关,与多家头部企业共建卓越创新中心,凭借完善的创新生态,医院产出多项重大成果,在肝癌防治等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医院将锚定国家战略,聚焦原始创新与新兴产业,助力医疗卫生领域新质生产力发展。
两场分论坛聚焦医院管理革新、医学科研转化与产业协同,搭建跨区域、跨领域高端交流平台同步举行。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记者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