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复旦大学-浦发银行F-LAB科学家创业营首期班结业仪式在上海市青浦区举行。活动由复旦科创基金主办,复旦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青浦创新中心)、复旦大学(虹桥)全球校友科创中心、上海市青浦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复旦大学校友总会协办,浦发银行支持。
F-LAB是复旦大学在国家战略指导下聚焦“破壁·融合·引领”的探索,旨在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创新生态共同体,为一批最具潜力的青年科学家赋能,助力他们将实验室的卓越成果和前沿技术,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社会进步的产业力量。
经过四个月的系统化课堂与产业化培训,F-LAB科学家创业营首期班34名来自生命健康、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未来产业四大前沿领域的青年科学家学员,即将踏上更广阔的产业化征程。
结业日分赛道路演中,学员们从技术成熟度与壁垒、商业模式、团队能力、产业契合度与风险控制五大维度接受全面检验。自开营以来,F-LAB科学家创业营涵盖通识讲座、龙头企业参访、分赛道工作坊与模拟路演等环节培训,结业考核见证了每位学员从科研思维到产业认知的显著跃升,专家评委的点评更为项目产业化指明方向。经过激烈角逐,12位学员凭借卓越表现获评“先锋学员奖”。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致辞中表示,F-LAB是复旦推动“四链融合”、破解科研产业化瓶颈的关键举措。金力指出,科学家如果不主动走向企业,毕生的研究成果就只会停留在论文里、实验室的抽屉里,无法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创业营搭建了一个有意义的平台,让科学家带来前沿技术,让企业带来场景和资源,让资本带来助力和视野,让政策带来保障和引导,最终让‘政产学研金服用’,真正能够融为一体。”
青浦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晓明在致辞中表示,青浦区正在实践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我们相信,当复旦的科创基因融入青浦的发展血脉,一定能够结出科技突破+产业升级的累累硕果。”
浦发银行副行长、上海科创银行董事长康杰表示,“复旦大学在为科学家学员打开走向世界、走向顶流的一扇一扇门,浦发银行也愿意为大家走向罗马铺下一块一块砖。”他强调,浦发银行致力成为科技企业的“首选伙伴银行”,通过打造“商行+投行+生态”服务体系,推出“股债贷保租孵撮联”一体化服务模式,持续为科学家创业提供“金融活水”,助力科学家成果产业化从“惊险一跃”变成“完美一跳”。
在结业仪式上,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许征宣读了34名F-LAB科学家创业营首期班结业学员名单,金力为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
人工智能赛道学员、复铼智能联合创始人孙玉齐和新能源/新材料/未来产业赛道学员、复旦大学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教授、隐功科技联合创始人王飞作为学员代表发言。
孙玉齐表示:“通过这段学习旅程,我们实现了‘从产业难题中挖掘科学问题,用科学成果赋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王飞说:“ F-LAB为我们‘扶上马,送一程’,我们既有热情,又有能力,有信心让一个idea成长为参天大树。未来F-LAB有任何需求,我也义不容辞。”
仪式上,复旦科创发布“F-LAB赋能计划”,致力于构建“早期投资+深度赋能+校友网络”三位一体的长效支持机制。该计划涵盖阶梯式投资机制,于结业后立即启动首轮项目评估并提供持续资金支持;提供包括IP布局、股权设计、政策对接、产业资源对接及关键人才匹配在内的一站式赋能服务;并设立终身校友权益,将学员纳入复旦科创生态网络,支持其参与后续课程、担任导师或推荐项目源。这一机制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全链条、全周期的保障体系。
活动上,F-LAB第二期全球招募正式启动,标志着F-LAB创新火炬传递至新一轮科学家手中。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周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