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上午,2025美兰湖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大会在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作为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系列主题活动之一,大会举行了宝山区生物医药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重大疾病领域先进制剂产业化项目等17个重点项目与落地街镇签约,总投资超20亿元,涵盖研发中心、运营总部、制造基地、跨境交易平台、孵化器等多种业态。
本届大会以“产医融合、协同发展”为主题,来自政府部门、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生物医药企业的代表齐参会,共同探讨如何打通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应用、再到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创新成果更快惠及患者、服务民生。
此外,宝山区正式启动建设精准诊疗装备转化平台与产业集聚区,探索设立临床研究中心与医工合作实验室,推动高校院所、研究型医院、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类金融、服务机构自由聚集、转化、培育、融合,打造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生态。
宝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小冬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宝山转型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全区已初步构建起以精准诊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为重点的“3+2+N”产业体系,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30余家、规上企业70家,产业规模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未来,宝山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欢迎更多生物医药企业落地发展。
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名誉院长樊嘉作主题报告,系统阐述了“产医融合”的实践成果与未来趋势。“精准诊疗装备转化论坛”“医企产品场景对接论坛”分别聚焦诊疗技术与场景应用,通过案例分享与对接洽谈,探索技术创新到临床应用的可行路径。
当前,宝山区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迈向产医融合发展新阶段,创新资源持续集聚,产业能级稳步提升。全区共有在研及上市药品管线超50条、医疗器械管线超200条,布局概念验证中心7家,与市第九人民医院、瑞金医院等研究型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先投后股”累计立项支持创新型生物医药项目7个、支持资金近5000万元;体外诊断、合成生物、小分子药物、菌群移植等四家创新联合体携手高校院所、研究型医院、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攻关前沿课题。
(中国日报上海分社 记者 贺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