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目睹中国扶贫攻坚,这位“老外”由衷惊叹……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25 22: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中美合拍纪录片《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去年在美国播出,这是第一部在国外播出的关于中国扶贫工作的深度纪录片。中国问题专家、“中国改革友谊奖章”获得者罗伯特·库恩是该片主创人员之一,他通过实地走访,获得了大量中国扶贫工作的第一手资料。他认为,中国政府计划周全,多措并举,推动“精准扶贫”稳步实施,并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2020年是中国扶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在脱贫攻坚战中所表现出的强大动员能力,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再次展现出来。

2019年7月31日,一部名为《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 (Voices from the Frontline: China's War on Poverty) 的纪录片在美国公共电视网加州电视台 (PBS SoCal) 首播。这是第一部在国外播出的关于中国扶贫工作的深度纪录片,全面介绍了中国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消除极端贫困的战略构想及相关努力。

这部纪录片由中美摄制团队联合制作完成,由我担任主持人和撰稿人。这次拍摄经历,使我们有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接触到中国大规模的扶贫项目。我们见到了正走在脱贫道路上的农民、肩负脱贫重担的地方干部,还有专门负责考查脱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人员。

我们走访了贵州、甘肃、山西、四川、海南和新疆等5个省、1个自治区的贫困家庭,采访了中央、省、市、县、乡、村各级政府官员,记录了大量第一手扶贫资料。

纪录片围绕六个案例,对中国的“精准扶贫”计划进行了细致的记录,向观众讲述了实现精准扶贫的五种方法:

一是发展产业,在当地创建可持续的小微企业;

二是从偏远地区转移人员;

三是发展教育和培训;

四是对生活在环境脆弱地区的居民进行生态补偿;

五是加强社会保障和医疗补贴,向没有工作能力的人的直接给予经济救助。

一位在偏远村庄工作的年轻党支部书记,一名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甘肃女孩,一个靠养骆驼脱贫的哈萨克族牧民,从贵州偏远山村迁出的老人,独立评价扶贫效果的第三方评估团队,还有协调扶贫工作、保证扶贫目标实现的地方各级党委书记……本片中的案例取材于这些真实的草根故事。

在其中一个案例中,我们的镜头对准了海南省琼中县岭门村年轻的第一书记黄海军:他对贫困家庭进行精准识别,通过实地走访了解贫困家庭的情况,并针对每个家庭实施量身定制的救助措施。本片还记录了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真实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将各级扶贫官员的第一手资料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

在节目制作过程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中国为每个贫苦户都完成了“建档立卡”工作,并制定了与之相对应的精准脱贫计划。换句话说,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都有单独定制的脱贫计划,这些计划接受定期监督并要向中央汇报。

同样令人吃惊的是,一些地方官员专门被派往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工作,通常为期两年。此外,扶贫一线的党政干部如果拿不出具体数据证明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扶贫成绩,就不能离开当前岗位,也不能晋升。我们亲眼看到一些地方官员因此被问责,仕途受到影响。

我们用摄像机首次捕捉到了第三方扶贫评估的整个过程,记录下了鲜为人知的小故事:评估小组对扶贫效果进行“突击检查”,贫困家庭向他们抱怨扶贫人员工作敷衍了事。

我们在贵州省惠水县看到,那里正在进行偏远山村的整体搬迁工作。村民们从偏远地区搬到了70公里外的新社区,在这里可以免费获得住房,一个四口之家拥有80平方米的居住空间,人均20平方米。所有的基本设施,包括家具、厨具和电器,也统统由政府买单。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搬到新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介绍,政府的政策是不能强迫人们搬迁,而他的工作是说服剩下的少数村民搬迁。

为防止扶贫工作中出现不当行为而设立的一项制度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其设想是,由来自完全不同地区的团队担任第三方评估人员,他们不太可能认识评估对象,因此不会受到个人关系的影响。

他们的任务是评估扶贫工作的成绩与不足,以及相关领导干部的工作表现。一些地方官员们迫于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硬指标的压力,可能会在工作中偷工减料或捏造数字。为了不给地方官员钻空子的机会,评估小组一般会临时决定他们去哪里进行检查,通常是在检查当天的上午。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第三方独立检查,对造假、瞒报的工作人员依法追究责任。

2020年是中国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消除极端贫困之年,又恰逢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不难看出,中国政府在脱贫“攻坚战”中所表现出的强大动员能力,在抗疫“阻击战”中再次展现出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 《前线之声:中国脱贫攻坚》导演:彼得·盖泽尔 (Peter Getzels),制片人:朱亚当

责编 | 布英娜

编辑 | 张钊

(文章原载于中国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观中国”)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