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 英烈家书

AI再现烽火家书中的不朽丹心

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海外版创作的AI视频《烽火家书——墨痕里的山河气魄》正式上线。2025-08-15 16:43

从武汉到彼尔姆:87年,一封家书,三代人的心愿

叶莲娜又拿出舒斯特尔1938年从武汉写的唯一一封家书给记者看,信中舒斯特尔对米娜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要照顾好女儿,抚养她健康平安地长大成人,这是你的主要任务。”2025-08-09 13:42

烽火家书|苗可秀:用牺牲兑换希望

1935年,苗可秀在对日作战中身负重伤,被捕入狱。面对拉拢、酷刑、死亡威胁,29岁的他没有丝毫动摇。狱中荧荧烛火下,他留下绝笔。为儿子起名为“抗生”,希望儿孙一定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 2025-07-24 09:33

一起重温!他们的抗战家书,感人至深

一封封抗战家书背后,是一段段血泪交织的故事,它承载着崇高信仰、英雄气概、壮气丹心,凝聚着一个时代的集体记忆。今天,让我们一同重温感人至深的抗战家书,读懂家书里的家国情怀。2025-07-07 20:40

【烽火家书·档案回声】蔡炳炎: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蔡炳炎(1902—1937) ,字絜宜,别号孑遗。安徽合肥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步科和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毕业生。曾参加北伐战争。2025-06-09 09:09

【烽火家书·档案回声】刘伯坚:致以最后的革命敬礼

这封家书是刘伯坚于1935年被捕入狱期间,在狱中给妻子王叔振写下的感人肺腑的最后一封家书,是对家人的深情牵挂,更是对崇高革命理想的赤诚与坚守。2025-06-09 09:06

【烽火家书·档案回声】孙晓梅:‌秉岳飞肝胆 铸家国长城

孙晓梅接信后,给姨母写了这封家书。“‘羊跪食乳,尚识天性之恩’,何况人乎!”孙晓梅对不能在母亲膝下尽孝“心肺实存难言之痛”。但“国不保,家何能存”。孙晓梅心系祖国民族的存亡,希望姨母和母亲能够理解,并请她们效仿岳飞、孟子、徐庶等人的母亲,支持自己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伟大志向。2025-06-09 09:01

1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