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再现烽火家书中的不朽丹心

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海外版创作的AI视频《烽火家书——墨痕里的山河气魄》正式上线。

AI再现烽火家书中的不朽丹心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15 16: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15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海外版创作的AI视频《烽火家书——墨痕里的山河气魄》正式上线。

视频将赵一曼等人书写家书时的历史情景转化为视频场景,受众于此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一封封家书中的壮气丹心。

AI视频中,赵一曼从押运人员手中接过纸笔,为7岁的孩子留下泣血叮咛:“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金门沦陷后,华侨领袖陈嘉庚从新加坡致信集美校董:“恨现无百万资产,否则亦必以全数购买救国公债,绝不犹豫也。”

枣宜会战前夕,张自忠将军写下20名部将的名字,决绝致意:“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

左权将军坐在太行山深处窑洞里的油灯下,留下超越生死的誓言:“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

信纸短,情意长。墨迹背后,是滚烫的血与不灭的魂。这些写在民族奋战时刻的家书,承载着游子的思念、父母的叮咛、夫妻的牵挂,更是映照民族精神、凝聚家国情怀的珍贵镜鉴。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