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合作大局不变,要有战略远见和耐心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光明理论·习近平出访专家谈十六】
作者:南京大学-约翰斯 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 石斌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加速崛起于亚太,美国高调“重返亚太”,这一历史性的两强“相遇”,表明中美关系已进入一个更加复杂的新阶段。中美能否突破传统思维与历史“惯性”,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抑或正在陷入所谓大国竞争的“修昔底德陷阱”、甚至已达冲突“临界点”?成为当前国际舆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这反映了国际社会面对中国等一大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崛起可能给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和国际秩序带来的深刻变化所产生的多元认知和复杂心情,由于相关国家在国际处境、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发展需求等方面的差异,这其中既有好奇、兴奋和期待,也不乏困惑、焦虑和“不适”。
然而此次习近平主席访美全过程与会谈成果表明,稳定、合作仍然中美关系的大局和基本面,中美双方都保持了明显的政策连续性。尽管此次中美首脑会晤的政治环境并不理想,但会谈气氛依然友好、融洽,政策宣示理性、克制,并未有外界臆测的“冷却”、“倒退”或“逆转”迹象。
首先,此次访问延续了多年来中国领导人访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增信释疑之旅。
习近平主席9月22日在西雅图的首次亮相演讲,就已经全面、清楚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中美关系、全球事务以及中国国内政治经济走向的基本立场。在接下来的各种场合中,习主席的讲话虽然各有侧重,但核心观点可谓一以贯之。
例如,在西雅图讲话中,关于中国内政外交的九点意见,其中六点涉及内政。习主席明确表示,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坚决维护网络安全,保障境外非营利组织的合法权益,继续推进反腐斗争。关于中国外交的三点意见,则着重回答了“中国道路”、“中国角色”和“中国责任”这三个国际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明确指出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与秩序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中国只是希望改良和完善现有秩序,而无意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因此也要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投行,目的就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关于中美关系,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坚持一个方向,即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实现不冲突不对抗;做好四件事情,即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积极推进合作共赢,妥善有效管控分歧,广泛培植人民友谊。9月25日习近平主席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上的致辞,其中关于改善中美关系的几点建议与西雅图的讲话内容几乎完全一样。
很显然,上述观点均事关中国的发展走向和政策取向,是对近几年国内外舆论焦点的一个积极回应,其内容之全面、态度之坦诚,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这同时也延续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处理对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即面对中美分歧,中方总是主动解释、说明,积极释放维持中美关系稳定大局的善意。就此而论,中国的对美政策具有相当明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事实上,与中东等其他地区的国家相比, 中国国内形势与对外行为显然更具有稳定性,中国国力增长本身也远未构成对美国全球地位的现实威胁。美国一些观察家们对中国政策走向的悲观估计,显然是“智者多虑”了。
反观美方的立场,同样不难看出美国也有加强中美合作、维持双边关系稳定大局的意愿。美方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认为一个稳定、繁荣、和平的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奥巴马肯定双方“需要合作,也能保持合作”,而且“要以海纳百川的精神”扩大合作,并表示他不认同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必将发生冲突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两国有能力管控好分歧。副总统拜登说,中美之间存在问题,但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中美之间有竞争,但这是健康的竞争。国务卿克里甚至使用了“求同存异”这一典型的中国式表述。这表明,两国政府和领导人都愿意保持和加强战略对话,就存在分歧的一些问题坦诚沟通,减少误解,增进理解,积极探讨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防止中美合作大局受到干扰。
因此,尽管近几年美国对华舆论氛围有所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华战略疑虑增加,中美冲突的潜在风险上升,但美国对华政策迄今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即使大选之后政府更替,也料难发生质变。
其次,次此访问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务实合作之旅。
中美双方在会谈中就中美关系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众多议题进行了深入、坦诚的交流,并达成广泛、重要共识。讨论议题涵盖了经贸投资、网络安全、南海、人权、人文交流以及落实伊核问题全面协议、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阿富汗重建、应对气候变化、维和等几乎所有相互关切的议题,可以说是“无话不谈”。
实际上,长期以来,中美在诸如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文化交流、执法、反恐等议题上有着多层次的互动和联系,很多内容已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达成了协议,只是有待逐步落实。此次双方达成的共识和成果也非常丰富,涉及金融经济、军事警务、核能能源、商务、文化交流、亚太地区事务、国际与地区问题以及气候变化、网络犯罪等全球性挑战等多个领域众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最重要的是,双方同意继续努力构建基于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共同致力于维护一个强有力的中美关系,使之为全球及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作出贡献。
第三,毋庸讳言,这次访问也是一次讨论分歧、互探底线、求同存异、面向未来之旅。
中美之间既有广泛的合作利益,也有深刻的相互疑虑与政策分歧,指望一次首脑会晤解决所有问题显然不现实。可以想像,在诸如南海争端、网络安全、中国军力上升等新问题以及对台军售、民主、人权等传统议题上,双方的立场还相距甚远。因此,如何妥善有效地管控分歧或预防危机,是中美双方在一些重要分歧领域的当务之急。
历史经验显示,世界日新,形势比人强,而人们的思想、观念却经常落后于现实。任何不带偏见的人都应该看到,中国其实一直都在改变自己,并因此影响世界,这种改变并非屈从于外来压力,而是顺应时代潮流,追求民族振兴。正是这种不断的主动适应和调试,才使得中国有了今天的地位。 美国也要审时度势,自我调整,以适应世界的变化,而不是固守老大心态,居高临下,以不变应万变。
诚然,面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有关国家可能确实需要有一个心理适应期和政策调试期。无论守成大国还是新兴大国,彼此都要有耐心,断不可心浮气躁、胡思乱想、盲目出击。但无论如何,“修昔底德陷阱”、“大国政治悲剧”、“权势转移困境”等陈词滥调与狭隘思维,不仅根本无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新问题,还有可能误导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实际上,当今大国关系与国际秩序,与保罗肯尼迪等众多历史学家所描述的大国兴衰,其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完全无法同日而语。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相互依赖,核时代及军事技术突飞猛进时代的安全相互依存,环境、生态、疾病等全球性问题丛生世界中的“同呼吸”、共命运,国际制度、规范、规则等调节手段日益完善所带来的合作便利,无不指向当代国际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迁,大国之间到底应该选择合作还是冲突,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因此,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而推动确立新型国际关系,需要有“创新精神”,他还借用林肯的话说,“预测未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创造未来”。总之,为了两国的共同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中美双方都需要有足够的政治决心、政策远见与战略耐心。
热门推荐
更多>- 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法国:“黄色背心”在南特示威 现场混乱多人受伤 历届G20峰会会标长啥样? “洞察”号无人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 凯特王妃到底有多少件蓝色衣服?盘点凯特经典“蓝衣”look 巴新加强安保 迎接APEC峰会
- APEC领导人会议即将在莫尔兹比港举行 千年古镇静候世界互联网大会启幕 中老铁路贯通首个超千米隧道 滞留塞班中国游客开始登机回国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五届年会开幕式在京举行 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开幕 中国担任主宾国
- 传奇之路:巴黎国际车展120周年 泰国民众纪念先王普密蓬逝世两周年 中国政府首批人道主义救灾物资运抵印尼 国庆长假首日各地迎出行高峰 国庆升旗仪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天津:达沃斯上的科技感
- “中国集结号”志愿者行动2018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卡舒吉谋杀案办案遇阻:沙特拒绝将两名嫌犯引渡至土耳其
- 暖心!圣诞老人向二战老兵下跪:我们欠你们一个感谢
- 国际观察:法国骚乱重创马克龙改革
- 乌总统称将废止《乌俄友好条约》
- 多地密集“晒家底”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地方税收新增长点
- 国资委谈混改进展:超三分之二央企实现产权层面混合
- 统计局:8月份制造业PMI为51.3% 非制造业扩张步伐加快
- 工信部:7月配合立案查处“伪基站”违法犯罪案件21起
- 北京新机场明年通航 西站高铁20分钟直达
- 2017年最值得期待的10部好莱坞大片 续集撑起半边天
- 盘点:十张图回顾文娱圈2016那些事儿
- 2016年十大话题电影:调档、口水战、下跪——话题比电影还精彩
- 第53届金马奖即将拉开序幕 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 明星们的万圣节:奥兰多水果姐扮克林顿希拉里夫妇以假乱真 维密超模从天使到恶魔自由切换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今天下午抵达新加坡,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在机场迎接。随后朝方一行乘车前往下榻酒店。当晚,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与金正恩举行了会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