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手记 | 论欧洲人为什么热死也不装空调

海外手记 | 论欧洲人为什么热死也不装空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7 02:0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房龄坚决不能超过我爷爷!”

全球极端天气频发,欧洲空调普及率依然低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子。

欧洲的不少建筑实在太老了,根本承受不起空调这么个新事物。我刚来租房时,面对一处上个世纪60年代的房源,曾经与中介有过这么一次对话:
我:“您不觉得您推荐的这处房子有点老吗?比我还老二十多岁!”
中介:“在比利时定义老房子的标准比您想象的要高……我要给您推荐的下一处房源200多岁了,建于拿破仑战争期间,您住在里边可以充分感受到历史。”
我:“谢谢,不了。我们还是继续找和我爸爸一个辈分的房子吧。最多到我爷爷。”

选一选,这所位于布鲁塞尔市中心的在售房子,建成时发生了哪件历史大事?答案评论区揭晓。

A: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B:成吉思汗进军欧洲;
C:清朝光绪帝即位;
D:抗日战争胜利。

答案:C。这座房子始建于1874年,完全建成后清朝光绪皇帝刚继位。

选一选,这座出租的白色小房子里住过哪位历史名人?答案评论区揭晓。

A: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B: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C: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答案:B,请看铭牌。

有人说,欧洲的房子能撑这么久,说明建筑质量好,用的石材很坚固。关于这点阅房无数的我举双手同意,确实当地房子以石料为主,有些千年古堡更是拿巨大石头垒起来高墙,看着摸着都有一种厚重感历史感沧桑感。

但是……

我要强调一下……

房子撑得久不代表人能住得好!比利时法律规定,房子必须有合格的电路系统、供暖设施、上下水以及消防工具才能够住人。这条规定很赞,因为有电有水有火有网本就是现代人住房的基本需求,但是这些基本需求老房子要满足起来竟然很难很难:

老石头房子优先考虑的是安全需求,屋顶高窗台小,主打一个易守难攻,方便主人从里边用长矛戳入侵者。但高房顶对于保暖是个负面因素,物理定律告诉我们热空气往高处飘,在两人摞起来都够不到顶的房间里,开再大功率的小太阳都感受不到什么热量。欧洲对房子都有个能源评级,指的是输入同等热量时房子的保暖效果,老房子排名普遍靠后得厉害;

老房子开始建的时候,人类还没有发明电力系统和现代自来水系统,自然不可能预留任何强电弱电水管入户孔道。要给这些鸦片战争前的老房子装电路和水管,自然必须打眼,这时候厚重的石料就成了沉重的负担,在这些能防大炮轰的古堡条石面前,电工的钻头根本无从施展。

布鲁塞尔街边某古堡照片。这样的城堡,谁敢去装空调?摄影:张珺尧

本篇的推送主题是空调。忘了空调吧亲爱的读者们,连水电路都走不明白的老石头房子,能指望它接外机、接内机、穿粗管、装空调?飘了是不是?

而且再坚固的石料也经不起岁月的沧桑,伟大壮丽的城堡也终有一天会变成危房。这时的老古董又成了个新麻烦,欧洲多国法律规定,对于受保护的老建筑,可以修缮但不能重建,无论如何要保持其外立面。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这条规定的威压下,欧洲劳动人民发挥聪明才智,愣是开发出了下图这种偷梁换柱·自欺欺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型施工法:

布鲁塞尔市中心的施工工地。摄影:张周项

里边拆得精精光,外边只留一堵墙。不要紧,只要这堵墙在,老古董建筑就算保护住了,这工施的也就合法了,在法律上就可以归类为修缮而不是重建。

话说这么骗自己真的好吗?

【责任编辑:杨怡】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