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北京7月6日电(记者周兰序、王科举)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周六在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全球财经论坛期间对《中国日报》表示,中美两国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达成一项相对平衡、互利的经贸协议。他同时预测,7月9日对多数国家的“对等关税”豁免到期之后,美国可能采取一种二元的关税策略。
“7月9号马上到了,我预计绝大部分美国的主要的贸易伙伴都会或者跟美国达成协议,或者进一步地延期。但是有少量的特朗普认为跟美国不合作的、不是太重要的贸易伙伴会被拎出来,施以高关税,要杀一儆百。所以7月9号以后的未来图像,是两元的——一部分杀一儆百高关税,另一部分要达成协议。”
李稻葵指出,相较于以往,中国在应对关税压力方面已积累了更多经验,具备更加成熟的应对机制。他表示:“我们这一轮对付关税战,我们摸到门了,我们有办法了,应对更加成熟了。”
他提到,中国在稀土等领域的全球供应链重要战略地位为更具对等性的经贸谈判奠定了基础。
“我相信,中美之间,在不久的将来,应该能达到一个对双方都比较有利的贸易的新协定。总的来讲,我是比较乐观的。这一轮我们谈判下来,我相信这个贸易协定是更加的合理,对中美双方,尤其对中国,是有利的。”
7月5日,2025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全球财经论坛在北京石景山区举行。论坛由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石景山区人民政府支持,是继2023年首届全球财经论坛后的又一次财经盛会,也是校地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