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Daily Homepage
中文网首页
分享
分享到微信
校馆弦歌 | 开在历史现场的“大思政课”
巍巍学府,弦歌不辍。高校校史馆的史料,记录烽火岁月;博物馆的藏品,见证科学探索;图书馆的典籍,涵养人文情怀;历史建筑的设施,镌刻办学初心。一校一馆,将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化为可亲、可感、可触的精神滋养;馆中一物一景,静静陈列却似有千言,将信仰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间。
校馆弦歌|“哪里需要哪里就是家” 看1956年西交大学子的青春选择
2025-09-15 19:42
新学期伊始,西安交通大学大一新生集体走进学校西迁博物馆,共同开启一堂跨越时空的沉浸式“大思政课”。
详情链接
>
校馆弦歌 |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让科技史鲜活起来
2025-09-15 13:25
在中国首家综合类、收藏型、研究性科学博物馆——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临时展厅)内,一台20世纪初期的爱迪生D型标准留声机“唱”起了百年前的旋律。这台珍贵的文物承载着历史的回响,也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璟薇的课堂教具。
详情链接
>
校馆弦歌|沉淀的历史,何以激发青春力量
2025-09-15 10:02
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阵地,是赓续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场所,也是不懈追求真理、潜心科技创新的前沿。
详情链接
>
校馆弦歌 | 在清华园,聆听科学的足音
2025-09-15 09:45
高校校园,是学子们的精神家园,也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放眼神州大地的高等学府,不乏斑驳的建筑浓缩着校史国史,不乏珍贵的旧物记录着时代变迁,一代代学子沿着先贤前辈的足迹,传承赓续着学脉文脉……
详情链接
>
要闻推荐
足不出户游故宫!故宫用数字孪生技术守护文化遗产
助残“黑科技”可太酷了
陈纳德外孙女嘉兰惠:铭记二战历史,共护和平遗产
非洲姑娘拿出一张纸币上面印着来自中国的..
闻颜闻工作室丨最有“活人感”的字在西安找到了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以相互尊重和理解开展文明对话
联合国秘书长高度赞扬全球治理倡议
非洲官员赞叹:这本书中有“世界路线图”
纸糊笔筒竟是国宝!红山文化藏不住了
中国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曲莹璞:以全球治理倡议守护联合国初心使命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