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相关报道
大德至善高扬最美军医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扶贫救心爱民为民纪实
大爱救心点亮生命之光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扶贫救心爱民为民纪实
切割、冲洗、缝合、打结……
柳叶刀在密如“织网”的心血管间翩翩起舞,细若游丝的缝线在核桃般大的心脏上来回穿梭。
2014年3月,成都。
西南地区心脏外科手术技术研讨峰会展演示科目正紧张进行。
成都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专家们,凭借娴熟的技艺和精准的手法,博得了与会专家经久不息的掌声。
掌声背后是攻坚克难的辛勤付出,掌声背后是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掌声背后是紧盯前沿的技术创新。
春去秋来,心血管外科76名医务人员以心求新、以新护心,用拼搏和进取为先心病患儿搭起了座座生命之桥。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以国际视野引领学科发展方向
夜深了,心外科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医生邬晓臣正查阅英文资料,为明天的国际视频连线作准备,散落在地上的译稿密密麻麻写满了修改和注释。
每周一次典型病例剖析、每月一次读书报告会、每季度一次外请专家授课、每年一次国际连线交流,是心血管外科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的传统。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主任张近宝说,科室始终紧盯国际学术前沿,用创新理论标定发展方向,保持了学科建设与国际最新成果的同频共振。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美国克利夫兰医疗中心等院所知名专家,一次次走进他们的讲堂,常态拓宽医护人员眼界视角。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德国洪堡大学医学院、美国迈阿密医学院、纽约州圣约瑟夫医院……留下了他们孜孜不倦游学深造的足迹,培养出了丁盛、欧阳辉、辛梅等一大批学科骨干。
“请进来,走出去”,既是目光向国际先进水平的聚焦看齐,更是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无缝衔接。
中度昏迷,嘴唇紫绀,咽喉反射消失,仅有60%的血氧饱和度还在持续下降……2013年9月,肾移植术后合并呼吸严重衰竭的患者小张,从医院重症医学科紧急转到心外科抢救。
“患者心肺基本‘罢工’,只能搭建高级生命支持系统ECMO维持生命。”心外科技师辛梅回忆到,ECMO当时在西南地区尚未成功实施,技术难度可想而知。
但他们凭借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典型案例,成功为患者在体外搭建起模拟肺脏血液氧合平台,让患者超负荷的心肺得到完全休息。
精细制定抢救方案、精准调控生理指标、精确配置药液比例,经过68小时不间断的昼夜监护,患者成功脱离ECMO支持,实现心肺复苏。
“技术空白”“医学奇迹”“西南领先”……翻看心外科救治患儿档案,像这样的记录不胜枚举。他们把成绩和荣誉当作一种激励:“没有站在山上,就看不到山那边雄峻的山峰,更看不到通向山巅还有一条攀登的路。”
患者托付的是生命,我们研究就要拼命
2010年1月,医生刘刚到科室报到时,正赶上为人谦和的主任张近宝异常地发火。
当时,一个不足20天的新生儿患完全房室管畸形合并法乐氏四联症,科室第一次遇到这么小的患儿、这么复杂的病情,为安全起见,张主任最终选择向外医院请求技术支持。
“你们这样的大医院还需要请外援吗?”家属质疑的目光,让现场医务人员如芒在背。
张主任当即立下军令状: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在科室再次发生!
为磨练心脏缝合技术,核桃般大的兔子心脏成了他们的“训练场”,细若发丝的小鼠血管成了他们的“试验田”,嫩若豆腐的葡萄成了他们“磨刀”的“主阵地”。
一针两针、十针百针、千针万针,一个个晶莹剔透、吹弹可破的心脏,留下了他们一门精进、精益求精的印记。
一天两天、一月两月、一年数年,一次次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磨练,见证了他们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追求。
由于夜以继日、长年累月的缝合打结,医生们大拇指和无名指中部长出了厚厚的“茧结”。以至于一名年轻医生在相亲时,被对方误认为是建筑工人。
但对于低龄低体重的先心病患儿,仅凭细腻的手感和灵巧的操作还远远不够,术中体外循环失之毫厘就可能导致患者生死。
3公斤重的婴儿,血容量不足300ml,使用成人灌注管道,婴幼儿全身血量连管道都装不满,怎么循环?
张主任带着体外循环组的医生辗转国内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反复比对不同材质型号管道在婴幼儿手术中的最佳组合。
当时护士魏晓红负责收集材料,许多人不解地找到她:你一个护士不好好照顾病人,天天不务正业研究医疗器材干什么?就连自己小孩也抱怨,妈妈出差带回来的全是导管,一点意思也没有。那段时间,女儿戏称她为“管子妈妈”。
“只要有利于先心病诊断救治,我们就要去试;只要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几率,我们就要去拼;只要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我们就要去闯。”张主任说,患者托付的是生命,我们研究就要拼命。
2010年4月,医院收治了一名出生8天、体重2千克的新生儿。这名婴儿患有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复杂先心病,多个器官未发育完全。当时新生儿体外循环国内鲜有实施,西南地区尚无先例。科室5次开会研究手术方案,历经10小时苦战,成功为婴儿实施了体外循环下的大动脉调转手术。
2011年8月,一个女婴被送到医院。婴儿的心脏被一层薄薄的皮肤包裹着,不停地在胸口上跳动,给人“呼之欲出”的感觉。这种心脏畸形非常罕见,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五。科室医务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成功将外露心脏放回体内。
一个个成功手术的背后,是他们潜心研究、集智攻关的结果,是他们敬业拼搏、精业进取的结晶。近年来,科室先后破解20多项低龄低体重患儿手术难题,来科室就诊的患者中复杂先心病患儿超过50%。
战胜自己才能领跑别人,挑战极限才能问鼎山巅
与病魔斗争多年,医务人员们发现,人生最难战胜的是自己。
心脏医学科学有内外之分,心内科主要是介入手术、药物治疗,心外科主要负责开刀手术、矫治畸形,内外科医生泾渭分明、分工明确。
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杂交技术”走进了内外科的交叉领域。2010年,心外科看到国外心脏杂交手术成功实施的案例后,当即萌生了搭建“杂交手术室”的念头,把内科介入方法引入外科手术,创建医学上的“南水北调”。
从零开始,意味着要比别人付出百倍的艰辛和努力。在科室领导的带动下,外科医生拿起介入手术教材,从基础学起当起了“小学生”。
广泛涉猎,打破的是惯性思维。技术融合,打通的是学科壁垒。
2015年3月,患者李某住进科室,经全面诊断发现其心脏降主动脉有夹层、主动脉瓣严重病变,按照以往救治方法,需进行两次手术,但病人病情较重,很可能熬不到第二次手术。
无影灯下,医护人员屏住呼吸。介入组先从患者股动脉切入,进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手术组启动体外循环系统,实施中低温下主动脉瓣置换,经过5个小时协力合作,患者转危为安。
他们不断奔跑,是对极限的叩问;他们不断攀登,是对巅峰的问鼎。刚攻克了杂交手术技术难关,缩短病人术后复苏时间的难题又进入了他们视野。
心脏手术大多采用4℃的冷血停跳液,借助低温的冷却作用,心脏能够较好地进入停跳状态。但心脏复跳往往要等待数分钟,几分钟的复苏时间可能造成身体机能损伤,严重的将影响术后心功能的顺利恢复。
“做没有做过的事情,做不敢做的事情。”辛梅带着体外循环组向极限发起了冲锋。
近千次动物心脏实验,上万组研究数据对比,终于成功研制出与患者体温相近,能够实施精准灌注的“温血停跳液”,实现了患儿术后心脏即刻复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科室还针对西南地区瓣膜病高发的特点,对瓣膜病缝合技术进行改良,创新应用左房折叠新线路+射频消融技术,大大提高了重症瓣膜病的手术成功率。为提高心脏介入的定位精度,潜心发明了介入测量定位“神器”,使支架定位精确度达到2.5毫米以内,手术时间较传统的造影技术缩短了30分钟。
春华秋实,厚积薄发。近年来,科室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获军队科技成果奖2项,军队医疗成果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2014年,主任张近宝被中国医师协会授予心血管外科专业医生最高奖“金刀奖”。
“战胜自己才能领跑别人,挑战极限才能问鼎山巅。”在一次次突破、突破、再突破的自我战胜中,在一次次创新、创新、再创新的自我超越中,他们雕刻出的是一群攀登者群像,他们永远在路上,向艰险挑战,向巅峰进发……(李小平孙超 倪生金)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