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话两会12】:我为什么肯定中国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作者:罗思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6-03-11 11:17:46
分享

【老外话两会12】:我为什么肯定中国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老外话两会12】:我为什么肯定中国能够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罗思义(John Ross): 英国

在全国人大召开期间,中国宣布“十三五”期间(2016-2020)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及2016年的预期目标是6.5%-7%。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此提出质疑。实际上,中国将重点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这些目标,而且对供给侧因素进行分析后就会清楚地显示,最低6.5%的经济增速必定可以实现。

由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疲软,国际经济整体形势也不乐观,特别是在贸易领域。贸易增速放缓对中国以及所有国家的供给侧都带来了影响,限制了从国际分工中获益的能力。因此,中国在下一阶段将不得不依赖国内供给侧来确保增长目标的实现。全球经济增长的数据也指出了哪些是最强有力的供给侧因素以及为何这些因素能够让中国成功实现目标。

要理解中国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根本原因,首先要明白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速严格受制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例”与“增量资本产出率”之比。增量资本产出率是量化投资效率的一个指标,是指经济每增长1%所需要资本增量占GDP比率。根据世界银行的最新数据,中国2014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达到44.3%,增量资本产出率是6.1,中国的经济增速因此为7.3%。

自2014年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GDP中的比重已经下降,大约降到GDP的42%-43%,这就能解释为何中国能实现6.5%的最低增长目标。供给侧的因素主要包括了固定投资增速以及那些能决定投资效率的方面也就是增量资本产出率。

用术语来说,“中间产品”是在所有被研究国家中最强大的供给侧因素。所谓“中间产品”也就是指的是一个行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另一个行业的投入(生产或服务的前提)。它反映了整个经济供应链中不断强化的劳动力分工。在美国(发达国家的代表),中间产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中间产品的增长对理解创新的作用也至关重要。创新并不是几个惊天动地的发明创造。由于经济是一个相互连接的体系,所以经济实力实际是由其主要短板决定的。举例来说,如果没有充分的零部件供应,没有足够的熟练工人,没有高效的运输产品的物流体系等条件,只是在一个工厂里安装最先进的机器并不能确保最佳效果。考虑到经济的互联性,只有每个部分有效运转才能保证获得成功。所以中国强调基于整个经济的全面创新。这样的供给侧劳动力分工也就需要各方面的因素,比如从基础设施到产品标准化。所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发展才能确保供给侧有效发挥作用。

供给侧因素中排第二位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当然与技术升级结合尤为重要。除了中间产品因素之外,通常国际上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61%。

供给侧因素中第三位的是劳动力质量和数量的提升,这个因素对全球经济增速的贡献率占到29%。考虑到中国的劳动人口不再扩大,改善教育和提高技能成为该领域关键。

生产规模和个人创业等其它投入对全球增速贡献率平均在10% ,用术语来说就是“全要素生产率”(TFP),能够有效辅助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成果。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说明中国经济6.5%的最低增速是完全现实的,西方一些批评性论调是没有依据的。这些人只是热衷于对经济问题夸夸其谈而已,都是些没有任何严肃事实基础的信口开河。

因此,基于中国目前的投资水平和投资效率,中国实现6.5%的最低经济增长目标无可质疑。

关于作者: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