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票房失利的反思 不是每个桃姐都有“黄金时代”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到106580009009,即可免费订阅30天中国日报双语手机报。
《黄金时代》票房失利是管窥国内电影市场的极好案例
最近,关于《黄金时代》票房的话题也成了小小的热门。这也难怪,这部据称投资7000万,集结了汤唯、冯绍峰、王志文、袁泉、郝蕾、王千源等演员的大片宣传还是下了功夫,没想到国庆上映七天才得到3600万的票房。甚至不如同期的《铠甲勇士之雅塔莱斯》、《麦兜我和我妈妈》等动画片。随着《银河护卫队》的上映,《黄金时代》已回天无望,票房无法过亿。反观同期拿下7.5亿元票房的《心花路放》,差距之大令人惊讶。
《黄金时代》在营销方面可以说是多管齐下,用尽心思:百度首次推出的众筹项目“百发有戏”即选中了本片,百度通过大数据给出了影片票房可能会达到2亿至2.3亿票房的乐观预测;优酷土豆新成立的合一影业是本片的联合出品方,优酷土豆等视频网站上对本片的推广不遗余力;此外,微信也将本片作为重点项目进行了票务推广……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最近分析《黄金时代》市场问题的文章不少,有人说,3小时的影片时长导致了排片不力,也推开了很多观众;有人说是因为本片“没有互联网基因”,即导演、主演在互联网上缺乏韩寒、赵薇那样的影响力;有人认为是宣传“前高后低”(前期高调后期通俗)的思路导致目标观众期待大减;《好奇心日报》撰写长文分析,数据详尽,但缺乏分析总结,只概况了其互联网营销一块的成效,对影片票房失利的原因终归语焉不详。
《黄金时代》的营销宣传与票房失利,是管窥国内电影市场的极好案例,值得深入分析和反思。尽管影片的票房失利有各种的原因,但根本问题在于:出发点错误!即片方试图用商业片的模式来操作文艺片。由此,则凸显了华语电影市场的诸多不规范、混乱、投机性等问题——如今,很多华语电影在从立项制作到宣传营销,往往不是根据影片的特征气质“按头制帽”,而是试图套用几个商业大片的模式,认为以此就可能成功。
换句话说,当《黄金时代》顶着7000万预算、3小时时长、独特的拍摄视角、群戏、以萧红为主角这几项关键元素放到出品方的桌案上时,就已注定很难在市场上大有作为。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新闻排行
24小时热评排行
独家策划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驻美国大使奥泰巴25日表示,阿联酋第一名女飞行员日前领导该国的战斗机群在叙利亚对“伊斯兰国”(IS)极端分子展开空袭。
详细>>精彩推荐
- [热点] 詹妮弗劳伦斯陷好莱坞艳照门 疑手机被黑
- [明星] 美国名嘴里弗斯病危 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 [明星] 朱莉婚后一身黑衣首现身 无名指秀钻戒
- [电影] 《亲爱的》威尼斯首映受好评 感动威尼斯
- [争论] 韩寒看过被痛批文章 片方:这事挺滑稽
- [新片] 苏有朋否认奶茶妹妹演《左耳》 已找到"小耳朵" 影片即将开拍
- [秀爱] 贝克汉姆夫妇结婚15年 贝嫂收夫13枚婚戒
- [明星] 碧昂斯演唱会粉丝自拍 米歇尔与2女儿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