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双节运输里的出行幸福感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9 15:5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09-29 15: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铁路国庆中秋假期运输9月29日启动,至10月10日结束,为期12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约1.3万列。​

庞大的数据背后,既是铁路部门以旅客出行需求为核心的直接体现,也是人民对铁路的认可与肯定。在“双节”来临之际,铁路部门实施的各项应对方案,不仅彰显出我国铁路在运力储备上的雄厚实力,更展现出我国铁路始终认真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硬核支撑彰显铁路运输实力。面对如潮的客流,铁路部门打出 “组合拳”。通过增开夜间动车、实施动车组重联、实时分析铁路 12306售票大数据、制定“一日一图”等举措,将运输能力提升至日常的1.8 倍。同时,针对大规模客流高峰,铁路部门提前制定应急预案:从车票候补、站内引导、重点旅客服务,到与公交、地铁、出租车协同联动等,让旅客实实在在体验到铁路部门的用心、用情。​

智慧赋能驱动铁路科技创新。曾经,“彻夜排队买火车票”是节假日出行的深刻记忆;如今,铁路12306平台与候补车票的普及,已彻底改写这一过往。曾经出行时,行李背拿是不小的难题;现在,旅客预约“轻装行”服务后,铁路工作人员便会上门收取,让出行实现“零负担”。除了实用服务的升级,铁路部门还在乘车体验与文化传播上不断创新。在列车上,“静音车厢”满足旅客对安静乘车的愿望;“旅游专列”让列车成为传播文化的“移动风景线”,让原本单调的出行赋予了情感温度与文化内涵。​

经济引燃激活人员流动活力。当2.19亿人次的出行轨迹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线上奔流不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繁荣中国。曾经“车马慢”的遗憾早已被呼啸的列车驱散,如今“朝发夕至”“一天打来回”成了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带着父母打卡心心念念的大理古城,看晨雾漫过青石板路;约着挚友奔向乌鲁木齐辽阔的大草原,任晚风卷着草香拂过脸颊;带着孩子走进九寨沟自然景区,在山川湖海间解锁课本外的奇妙世界。这些“说走就走”的自在让节日的意义愈发浓厚。​

借助便捷的铁路网络,人们得以在“双节”里轻松奔赴家乡、奔赴山海。既圆了团圆之愿,也满了探索之心,而这份从容出行的背后,正是中国铁路始终以不变的坚守与持续的创新,串联起无数家庭的幸福时刻,为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增添了最温暖的出行底色。(卢嘉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