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知中国战略意图是美国“必修课”

近期,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康灿雄等学者撰文称中国战略意图清晰、一贯且克制,批评美国对中国认知偏差及错误做法。

正确认知中国战略意图是美国“必修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2 09: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期,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康灿雄(David C. Kang)等学者在美国《国际安全》季刊夏季卷上撰文称:中国的战略意图是清晰、一贯且克制的,中国重视本国核心利益的维护,并无全球性野心。

作者批评美国战略界对中国的认知存在严重偏差,这导致了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无端竞争打压。

文章指出,美国当前对华军事敌对、经济“脱钩”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相反,中美两国在诸多全球性议题上仍有充足的合作空间。

该文实际上触及了一个兼具理论和政策意义的命题,即全球秩序变局之际的大国意图认知问题。纵观全球历史,往往正是守成国对于崛起国意图的不明确,导致了前者的战略性恐慌,进而上升为大国间冲突对抗。可以说,大国对于对方意图错误、模糊、臆想性的判断,是国家间冲突、国际秩序崩坏的因素之一。应对这一问题在当前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段中尤为紧迫。

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就将大国间冲突视作国际关系的“宿命”。国家在清晰传递自身的战略意图上自有其政策工具箱。国际关系的理性主义学派就告诉我们,通过可靠的和平举措,一国是可以传达出自身善意的。

事实上,这也正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外交努力。中方一再强调,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向全世界释放出了世界和平与正义的决心,中国对全球发展和安全的诚意善意是完全透明、有目共睹的。

将时间线拉长,中国也一直是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绝无全球扩张的地缘野心,这也正是康灿雄教授等在文中细致梳理所得出的结论。可以说,中国长期以来和平发展所遵循的逻辑,不同于某些从殖民时代走来的大国信奉的丛林法则,更有异于美国部分人士所谓“国强必霸论”的迷思。贸然地将中国的发展潜力等同于所谓的“战略野心”,以及将中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举措臆断为“胁迫外交”,都是对于中国战略意图认知的重大错误,对中美关系发展和全球秩序稳定都将会是巨大的风险来源。

该文没有述及、但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善意如此清晰透明的情况下,美国在当下仍然坚守冷战思维,大搞竞争对抗?其政治体制失灵、社会矛盾溢出,全球力量转移等等因素或许都是答案的一部分。但真正重要的是,美国必须重塑其对华政策理念,正确解读中国在中美关系和全球合作上的友善意图,有效避免固有错误认知的扭曲干扰,在处理中美关系上更理性、更靠谱,扮演更为积极的角色。这才是对本国、对全球更负责任的做法,也是美国真正的战略利益之所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朱晨歌)

 

【责任编辑: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