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在成都市举行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
National Forestry and Grassland Administration released a report on national park development on the 3rd National Park Forum held on August 19, 2025 in the provincial capital Chengdu.
【知识点】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国家公园”是大面积自然或近自然区域,用于保护大尺度生态过程,以及这一区域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特征,同时提供与其环境和文化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休闲的机会。城市公园的首要目标是服务市民;而国家公园的首要目标是保护自然生态。中国国家公园的设立,应同时满足4个条件:属于最高品质的中国自然遗产或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能够代表国家形象,激发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符合完整性和真实性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公众可进入性,能够提供公益性国民教育和休闲机会。从自然景观上讲,中国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最美丽的国土,是万物和谐共生的家园。从保护级别讲,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中保护强度、保护等级最高的,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在中国,从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开始,国家公园建设走过了10年的不凡历程。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中国领导人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标志着我国创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落地生根,实现了国家公园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开启了自然生态保护新篇章。2022年11月,中国宣布制定了《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科学规划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充分彰显了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造福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意愿和决心。
2025年发布的《中国国家公园发展报告》显示:过去10年,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的历史性转变,交出了亮眼“成绩单”。持续创新国家公园体制机制,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搭建起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四梁八柱”。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确权登记。
【重要讲话】
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强化国土空间管控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要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
We should persist with a holistic and systematic approach to the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untains, waters, forests, farmlands, grasslands and deserts,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territorial space and the management of negative lists, and strictly implement the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of nature reserves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red lines. It is imperative to speed up establishing a nature reserve system with national parks as the mainstay, and promote the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grasslands, forests, rivers, lakes, and wetlands.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相关词汇】
国家公园体制
national park system
国家公园论坛
National Park Forum
生态文明建设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本文于“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首发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