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角”关系:中美墨全球价值链中的复杂互动

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2025-02-24 12:5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美国和墨西哥已经发展出一种“新三角关系”,三国经济深度融合。随着“特朗普2.0”时代的开启,“美国优先”政策卷土重来,墨西哥需在“新三角关系”中平衡与中美两国的合作,特别是在经济、外交和文化领域。同时,墨西哥应加强对中国的研究,升级双边议程,并推动现有合作机制的现代化,以应对21世纪复杂的全球价值链和地缘政治现实。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恩里克·杜塞尔·彼得斯

(Enrique Dussel Peters)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移民和有组织犯罪等问题为借口,向包括墨西哥在内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发出直接关税威胁,令相关国家感受到巨大压力。在当前中美博弈的背景下,这些国家也需要调整同中国的关系。自1972年墨中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不仅在经济领域,而且在所有可以想象的领域都明显更加成熟。从墨西哥的角度来看,不论美国还是中国都不应该被排除在外,相反,它应该寻求同时与中美两国进行长期合作。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由于美国自2022年以来针对中国推出“安全外包”进程,许多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与中国之间缺乏明确的双边议程。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经济学院中墨研究中心与中国和其他国际同行合作,对中拉问题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包括双边历史、外交和政治关系以及经济问题的细节。该中心最近发布的《墨中战略议程的几个方面:新三角关系》文件,指出了墨中战略议程的几个突出问题。

墨中关系应该在中美墨“新三角关系”下进行审视,明确将2017年以来被特朗普第一届政府定义为“大国竞争”的美中竞争纳入考量。这种观点对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墨西哥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美国仍然是该地区多领域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参照点。考虑到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整体存在不断扩大,墨西哥等地区国家面临着如何与中美两大国共处的挑战。因此,墨西哥需要在外交、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界定同中国的关系。这种观点可能也对其他同中美两国有着深厚联系的国家具有启发意义。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墨西哥的公私机构和学术界必须加强专门针对中国的研究,推动构建短、中、长期对华战略和整体议程。墨西哥参议院,以及外交、旅游、投资、外贸等有关部门有责任立即升级双边议程,决不能有丝毫耽搁。

墨中两国已经建立了文化中心等多个双边机构。这些机构应当对其目标进行评价和更新,在历年提出的众多问题上取得有效进展,总结成就,反思错过的机会。在新时代、新挑战面前,对这些机构进行提质升级和现代化改造势在必行。

墨西哥和中国分别是美国第一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三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前景可能是当今最具争议的话题。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墨三国已经发展出一种“新三角关系”,正确理解这种关系十分重要。2020年时,中国创造的增加值在墨西哥对美出口中占比为7.5%,这一比例在过去10年里大幅上升。与此同时,如今墨西哥进口产品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进入了外国在墨西哥设立的企业,特别是美国企业。因此,美国如果针对墨西哥出台新关税,受影响最大的将是在墨美企及其对美出口。几十年来,这些企业一直在从中国进口零部件,然后在墨西哥进行组装。进口替代过程不仅需要时间,而且几乎所有零部件成本都更加昂贵。为实现这一进口替代过程,不排除中国直接在墨西哥投资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特朗普领衔的新政府如果不认识到这一过程,就可能“想当然”地拿出一些简单化建议,这些建议可能在意识形态上很有吸引力,但实际上忽视了21世纪复杂的经济现实。面对这些全新挑战,应对之策也应该是三边的,也就是说要旗帜鲜明地将三国的利益观点全都融合到高度多元化的全球价值链中。

墨中两国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开展了数十项合作。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中墨研究中心致力于对墨西哥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六所孔子学院的重要性、留学生和学术交流以及人文社科研究合作进行分析。在年轻一代的推动下,未来两国合作将更加富有成效。

从这个角度来看,把当前的挑战放在21世纪“新三角关系”中是很重要的。墨中双方都应正视各自的比较优势和潜力。关于两国关系,可讨论的话题远不止当前的经贸合作,以及短期内受到第三国威胁。现有双边机构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应尽快实现这种关系的现代化升级。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Three-way split"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

实习生万焯燃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刘世东】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