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美欧代表着当今世界三大战略力量。作为关键的第三方,欧盟在中美欧关系中扮演着权力平衡者、非正式盟友和矛盾的伙伴三重角色,发挥着独特且微妙的作用。特朗普重新执政使欧洲战略自主面临严峻挑战,或将弱化欧盟在中美之间的平衡策略,欧美在涉华协调中进行利益交换的可能性增大。欧美的“盟友”关系并不对等,欧洲对美妥协只会使其对美依附进一步加深。
本文为中国观察智库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作者:赵怀普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
冷战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大三角”关系——或大国三边关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日益突出。美国、中国和以欧盟为代表的欧洲是当今世界三大战略力量,中美欧三边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21世纪的国际格局走向。
中美欧三方利益交织勾连,关系错综复杂。英国学者巴里·布赞将中美欧关系视为一种“对手和朋友”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状态,即三方在有些领域存在竞争,但在很多其他领域亦可形成合作。
在竞争与合作的基本状态下,中美欧三边关系还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美欧基于共同的西方价值观、经济和政治模式,以及相似的国际政治理念与对华长期战略目标,双方的战略一致性大于分歧,由此导致三方互动呈现不对称博弈模式;二是中美欧三边关系并非固化状态或固定模式,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尤其中欧关系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当前的中美欧关系处于一个激烈的碰撞期,美国在其中扮演重要推手,中美博弈是主要矛盾。中美关系的未来主要取决于彼此对对方的认知和对两国关系的定位,而在这个方向的确定过程中,中美都会受到第三方“欧盟变量”的影响。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作为关键的第三方,欧盟在中美欧关系中扮演多重角色,发挥着独特且微妙的作用。欧盟的角色具有三重性,即权力平衡者、非正式盟友和矛盾的伙伴。欧盟的第一重角色具有双向性:一方面,中美两国从各自角度出发都把欧盟视为利益攸关方,并努力争取欧盟的支持;另一方面,欧盟认为自己是中美关系的利益相关者,希望通过在中美之间发挥平衡和调节作用,以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
非正式盟友角色主要体现在欧美关系中。由于欧盟在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方面与美国具有高度相似性,并在军事上仍依赖美国的保护,因此双方事实上属于非正式盟友关系。但非正式盟友关系也反映出欧美之间存在距离,双方的涉华利益并不完全一致。
欧盟的第三重角色主要体现在中欧关系中,即双方互视对方为矛盾的伙伴。近年来,随着欧盟对华认知的变化,中国在欧盟眼里复杂化了,同时欧盟在中国眼里也矛盾化了,从而使得以往性质较为单一、发展较为平稳的中欧关系进入了新的调适期。由于欧盟在对华新认知中强调与中国进行竞争和对抗,这一调适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碰撞期。
在上述多重角色的交互作用下,欧盟在中美欧三边关系格局中形成了独特的身份与利益取向。欧盟将“不选边站”作为参与大国博弈的基本策略,以期尽可能地保全来自中美两方面的利益,同时欲借此在中美关系中发挥平衡与调节作用。继而,欧盟将“战略自主”作为应对中美博弈的战略工具,希望通过“两边下注”并发挥平衡调节作用来影响中美关系的进程,避免自身被边缘化或者陷入被迫选边站的窘境。
图片来源:新华社
但“不选边”并不代表欧盟对中美不偏不倚。事实上,欧盟在价值观、经济和政治模式,以及安全结构方面与美国更接近。尤其是近年来,欧盟自身内部困难增多,导致其对美合作需求进一步上升。这就决定了欧盟对中美关系的调节作用并非完全独立和中立,由于欧美对华战略目标不存在根本性差异,故双方共同应对中国成为中美欧三边关系的趋势性特征之一。
出于维护现行国际秩序及双方对华政策“共同利益”的需要,欧美近年来明显加强了涉华协调,其总体特点是经贸科技领域对华竞争与打压、投资与出口管制领域对华设限与防范、价值观与人权领域对华干涉与制裁,以及战略安全领域应对“一带一路”的“印太”战略协调等。拜登执政期间,欧美涉华协调进一步增强,除了重启“中国问题”对话外,双方还新建了带有对华技术竞争色彩的美欧贸易与技术理事会。此外,美国、欧盟和北约之间的涉华互动亦同步加强。
“特朗普2.0”的开启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强势调整,给中美欧三边关系带来新的变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誓言预示着“特朗普2.0”仍将奉行大国竞争战略,仍会将遏制中国作为外交政策重点,并将经济科技竞争作为其对华竞争战略的核心。同时,加强版“美国优先”和“交易主义2.0”将主导美国对欧政策,美欧关系必会再次遭受强烈冲击。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特朗普重塑美欧关系的政治本能,叠加其回归所带来的欧洲分化效应,将会加剧近年来跨大西洋联盟内部愈发明显的权力失衡,从而使美欧关系附庸化风险再现。同时,在如何处置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潜在矛盾、多领域政策分歧与利益冲突以及双方关系中的信任赤字攀升等,也对美欧关系构成新挑战。概言之,特朗普重新执政使欧洲战略自主面临严峻挑战,也使欧盟面临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的更大压力。在此形势下,“欧盟变量”对中美欧三边关系的影响愈发引人关注。
俄乌冲突背景下,欧洲在安全上对美国的深度依赖以及特朗普政府施压欧洲配合美国对华竞争的压力可能会形成叠加效应,在压缩欧盟策略空间的同时,或将诱发双方之间涉华利益交换博弈。国外有分析指出,欧洲国家可能会进行交易性的讨价还价——比如购买美国的武器以换取安全保证,或通过支持美国对华政策来换取美对俄政策得到利欧回报。简言之,欧盟目前在中美欧三边关系格局中处境尴尬,其外交面临空前压力。欧盟的对华战略认知可能会受到特朗普政府更大影响甚至塑造,从而使得欧美在涉华协调中进行利益交换的可能性增大。
但欧盟理应清楚地认识到,与美国就中国问题进行任何交易性合作,并不能确保美国放过欧洲。欧美虽是盟友,但双方关系并不对等,欧洲对美妥协只会使其对美依附进一步加深。欧中虽有分歧,但保持伙伴关系对双方都有利,不仅可以对冲各自对美关系中的潜在风险,而且有助于拓展更广泛的共同利益空间。对于中国来说,应持续加强对欧外交,在稳住中欧关系的同时,探索建立中美欧三方互动机制,推动三边关系朝着相对平衡、大体稳定的方向发展。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中文版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中文版标题为 "Wiggle room"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栾瑞英
编辑: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