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中国从“和谐”“共生”等传统核心价值观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主张国家主权平等、互惠互助和多边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实现全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这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认为世界需要一个霸权国家的治理理念完全不同。通过“一带一路”等合作机制,中国以实际行动推进全球治理现代化。中国的全球治理理念值得世界各国采纳。
2017年1月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联合国总部发表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同年5月,他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出了三大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说,习主席指出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局限性。世界需要走一条高质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路,还需要相应的国际治理和治理能力转型。换句话说,我们要走一条既能推动人类前进,又能解决迄今为止的现代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发展和治理之路。
习主席提出的这个“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同繁荣的理念密切相关。这个共同体包括:以连续的工业革命创新成果的快速普及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共同贡献和共担责任,通过三次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利益和公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挑战;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高效的治理制度;建立一个和平的世界,一个共同的世界共同体。
当那些能够提高生产力、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技术和产品被广泛而迅速地应用和传播时,人类就会向前发展。当前世界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风口浪尖,经济增长有赖于持续的实际生产性投资,以及技术、产品和知识技能畅通无阻的传播。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制定新的知识产权政策,在保护创新的同时促进技术的传播,也需要有效和可持续地部署财政资源,并采取措施解决可持续性问题。这些努力应当在不牺牲基本经济发展目标的情况下有序展开,尤其是对欠发达国家而言。
高质量发展也要求构建和平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这方面,西方对于国际关系的看法与中国等许多“全球南方”国家的看法之间,以及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之间,显然存在着一场斗争。
2021年2月,新上任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多次演讲和采访中重复了这句话:“世界不是自己组织起来的。当我们不参与、不领导时,就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之一:要么其他国家试图取代我们的位置,但可能不是以促进我们利益和价值观的方式;要么没有任何国家这样做,然后你们就会陷入混乱。”
高质量国际发展的前提是各国主权平等,不干涉别国内政,有权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各国应展开对话与合作,而不是由经济发达的大国对欠发达地区进行统治和剥削。
过去没有霸权国家的时候,世界也未必会出现混乱。在20世纪以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间维持了大约300年的总体和平,中国的总体和平状态维持了将近500年。在那个时代,东亚各国之间形成了一套多中心的共生体系,它涵盖一系列管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规范和行为准则。千百年来,大小国家都在这样的一套共生体系中找到了适当的位置,促进了朝贡和贸易体系发展,维持了地区国家的和平共处。
这段历史与中国的核心理念——“和谐”密切相关。和谐理念在高质量国际关系、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治理等一系列相关的中国理念中都有体现。这些概念包括天下、关系、共生等。“关系”强调互惠互利,正如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共生”强调每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他人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这些核心概念与西方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理念截然不同。个人主义根本不可能产生强大的社会凝聚力、足够的共同价值观或共同体意识,而这些正是把社会和民族国家团结在一起,为全球问题拿出集体解决方案的先决条件。相反,不受约束的个人主义只会产生“离心力”,可能导致社会解体。
习主席在2023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习主席的讲话借鉴了中国传统的“和谐共生”理念,在亚洲和更广泛的“全球南方”国家得到广泛认同。他在演讲中说:“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他的讲话为我们这个世界克服分歧找到了方法,那就是通过合作,让人与人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鸿沟转化为沟通、理解和互利,从而强化了“帮助他人也是帮助自己”的理念。这次讲话同习主席许多其他讲话一样,体现了对一个以和平、合作、相互尊重和更公正合理的发展为特征的新世界、新治理模式的承诺。
这条道路需要有效的信息战略和国际交流,把这一愿景广为传播,鼓励世界各国广泛采纳。
本文原文发表在中国日报国际版,原标题为 "Global symbiosis"
出品:中国日报中国观察智库
责编:宋平 刘夏
编辑:张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