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野检察:助推根治欠薪 着力保障农民工权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09 16: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8-09 16:5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以来,河南省新野县检察院为确保“检护民生”专项活动落实到实处,结合工作实际,聚焦解决农民工讨薪这一民生大事,创新探索“三多”工作法,综合运用支持起诉、公开听证、调解和解等方式,助力农民工理性讨薪,当好农民工“护薪人”。至目前,共帮助71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70余万元。

多方联动“挖案源”。一是强化内部移送。坚持一体履职,加强民事行政检察部门与刑事、公益诉讼、控申检察部门的横向联系,做好司法办案、信访接待中发现的欠薪案件线索移送工作,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和救济,共同破解农民工维权困境。2023年以来,共移交案件线索10余条,成案8件。二是强化实地走访。加强与法律援助中心、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仲裁委员会、信访局等单位的沟通,及时排查汇总案件线索。至目前,共走访单位9家,挖掘案件线索16条。如办理的陈伍山诉南阳晟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劳动报酬支持起诉案,该院通过走访劳动监察大队,深入排查近两年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台账,挖掘出该案件线索,成功帮助其追回劳动报酬6.6万元。三是强化“两法衔接”。依托“两法衔接”平台,对发现的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案件线索,主动同县人社局、公安局等单位加强对接,安排专人跟进核实。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农民工劳动报酬纠纷开展线索通报、个案研判、跟踪反馈等。至目前,共排查出线索9条,办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2件,帮助44名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140余万元。

多元机制“促规范”。一是完善同向发力机制。针对县域内拖欠农民工工资高发的情况,与5家单位会签《民事支持起诉协作配合机制意见》,推动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协作机制,形成部门联动、同向同力工作模式,凝聚根治欠薪工作合力。至目前,共召开联席会议6次,形成维权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工作制度10余项。二是完善快速办理机制。针对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申请,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办结,落实办案事项一次性告知制度,通过引导申请人填写基本情况表,发放支持起诉告知卡及风险评估卡,以及开通诉讼维权“绿色通道”,有效缩短办案周期。该院办理的农民工支持起诉案件平均办案期限为6天,办案效果较好。三是完善跟踪监督机制。对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的生效裁判及执行及时跟进,全面评估判决结果,为当事人释法答疑,保障其诉讼权利。督促欠薪方依判决主动履行义务,引导当事人适时提出强制执行申请,维护农民工财产权益。

多向发力“止纠纷”。一是注重诉前和解。坚持“调解促和全覆盖”,探索建立“法律援助+支持起诉+司法调解”模式,及时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意见等,并通过联合承办法官召开调解联席会、上门调解等方式,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减轻农民工诉累,实现“讨薪”加速度。2023年以来,在支持农民工起诉前,引导当事人和解3件,涉及金额约2万元。二是注重公开听证。积极扩充听证员库,邀请多个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参与检察听证,结合办理的农民工讨薪案件情况,精准选配听证员,以公开促公正、增强司法公信力。至目前,共邀请企业家、代表委员、人民监督员等10余人次参与听证,推动化解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人和。三是注重源头治理。深入县域鼎泰高科、明迪玩具等重点建设项目和企业,联合用工单位针对高管、财务、人事等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培养一批农民工权益保护“明白人”,推动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落实到位。至目前,该院同24家企业培养“明白人”40余人,开展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法治体检”20余次,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欠薪问题发生。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