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自然、气候密不可分,中国方案实现了三大目标相结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12-01 11: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导读

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在阿联酋迪拜召开。保护自然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就要求各国所有的政府机构和经济部门都必须行动起来,努力实施系统转型,将气候和自然保护纳入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中国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中,实现了人、自然和气候这三个相互关联目标的结合,其理念和行动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气候变化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领导力。

去年12月,各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上承诺,作为《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一部分,到2030年保护全球至少30%的土地、海洋和水域。在中国的领导和加拿大的支持下,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决定可称为自然保护领域的“巴黎协定”。

这一历史性公约来得恰逢其时。尽管2021年,国际社会在格拉斯哥气候大会上承诺不再砍伐森林,但2022年,热带地区仍损失了相当于瑞士国土面积大小的原始森林。

今年,我们还目睹了气候变化以惊人的速度破坏大自然:自5月以来,加拿大北部大片森林被烧毁;作为世界四分之一海洋物种的家园,大量珊瑚礁正因为海洋温度过高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白化。我们更加确定,气候和自然不再是两个独立的话题。

图片来源:新华社

保护自然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自然每年吸收50%的人为碳排放。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对于地方社区的复原力建设也至关重要。如果任由人们继续破坏自然,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高1.5摄氏度水平的目标就是天方夜谭。

联合国最近的全球盘点综合报告已经证实,我们的集体气候行动与《巴黎协定》目标相差甚远。“循序渐进”式的做法已经不足以解决问题,各国现在必须努力实施系统转型,以便将气候和自然保护纳入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

在这个过程中,人是核心。在大多数国家,国内政治问题是继续推进气候行动的关键障碍。任何有关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新政策都必须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生计为目标,否则将难以收获实效。世界需要向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转型,在不把自然资源消耗和气候变化推出安全界限以外的前提下,让所有人都能有高质量的工作,并享有安全感和保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要找到同时实现人类、自然和气候三大目标的解决方案并非易事,但每个国家都必须找到方法。

这正是中国可以发挥关键领导作用的地方。人、自然和气候这三个相互关联的目标都体现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愿景中。无论在理念上还是在行动上,中国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显然,要实现自然和气候目标,所有的经济部门都必须行动起来,这意味着所有政府机构都要进行政策调整,形成全系统的思维和变革。中国的“1+N”政策体系体现了一种简化的方法,明确将各级地方规划和各个部门的战略结合起来,全面实施2030年之前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中国已多次证明,政策创新可以激发一系列商业和技术创新。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政策让其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储存领域较早成为了全球领导者。中国甚至有望将2030年的能源和风力发电目标提前五年实现。现在,中国需要采取同样的措施,利用政策创新,推出对人类有益的气候-自然解决方案。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行动也对世界至关重要。去年,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大会 (COP27) 上,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提议,为因气候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国家设立新的基金,即“损失和损害基金”。作为全球南方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和全球气候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在确保用好这一基金,为脆弱国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方面,中国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中国也需要发挥领导作用,实现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宏伟目标,回应全球盘点综合报告关切。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防止气候变化方面,中国已经展现出了强大的领导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召开之际,未来几个月的行动显得至关重要。中国可以帮助缩小全球目标差距,实现公正转型,将自然和气候问题结合起来,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

本文原标题为 "Humans, nature and climate are all interwoven"

责编 | 宋平 刘夏

编辑 | 张钊

实习生秦可、尹康君、王诗尹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许聃】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