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考验守初心 美好未来同奋斗 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星光少年”成长报告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9-28 17: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有一种课堂叫社会课堂,有一门功课叫人生大课,有一种温暖叫默默守护,有一种蜕变叫逆风成长。无论是暴雨还是疫情,都是我们必经的。而经历也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雨过天晴,感谢每一位郑州人的坚守,让我们相聚校园。”——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校长王艳娟在开学典礼上寄语师生

“星光少年”的暑期社会课堂

在郑州市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大家有个共同的代号叫“星光少年”。据王艳娟校长说,“星光”代表着学校精心呵护、发掘每个孩子身上闪光点的教育理念,也是希望学生成长为有活力、懂感恩、有理想、能担当、有智慧,拥有“闪光人生”的美好祝愿。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星光少年”刻骨难忘:特大暴雨突然来袭,打破了生活的宁静;大雨之后,又面临疫情,停课不停学,同学老师线上见面……这个短暂的夏天,仿佛有一个世纪那样漫长。

在救灾抗疫的“大考”中,众意路小学的老师们身体力行,在风雨考验中,用实际行动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特别的“社会课”:当特大暴雨侵袭家园,学校第一时间为滞留附近的人员提供住所,保证水电,让爱传递;当来自四面八方的消防员驰援郑州,教师志愿者克服万难清理校园,为驻营的消防官兵提供后勤保障;面对态势不明的疫情,学校积极进行防控教育、推进疫苗接种,展开线上教研,为开学以后的课堂做准备。

在这个暑假里,因为参加比赛滞留在上海的“星光少年”们在异地演奏起《追寻》,为家乡加油;洪水之后,孩子们走出家门,成为小小志愿者,帮助消防员守牢“后方”、组织节目、捧起鲜花和零食,用自己的方式欢送救援队伍……

“摧伤虽多意愈厉,直与天地争春回。”“星光少年”们长大了,面对疫情,他们不害怕、不犹豫,积极配合做核酸检测,科学安排时间,自觉规划学习……校园相见,是所有人的共同期待。

“中国人身上有其他民族都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在众意路小学《致“星光少年”的一封信》中,奋战在一线的战士、被汗水浸湿全身的医护人员、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家事、国事、天下事都与孩子们娓娓道来,“这是独特、严肃、更广阔的社会课堂,这堂课的内容关于爱国、关于生命、关于敬畏、关于担当。”

“事不避难”迎接崭新开学季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前脚刚送走来救援的消防官兵,又面对新一轮疫情,王艳娟和老师们没有来得及歇一歇喘口气,就迅速组成防控领导小组,逐一摸排掌握了2587名学生和150名教职工的行动轨迹、健康情况。

有了上一次疫情防控的经验,学校的整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得高效有序:全体教职工、学生每天8∶00之前进行钉钉打卡、日报、核酸检测以及关注所在防控区域变化;对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及274名未返郑教职工、学生建立一人一档;成立疫苗接种工作专班,按计划规范为356名符合接种条件的学生完成疫苗接种,建立了校园免疫的屏障。

一连串的忙碌中,众意路小学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季。按照郑东新区教文体局的要求,开学要求洗手液、口罩、消毒液、医务室、隔离室等硬软件全部备齐备足,3次全方位的专业消杀,为开学提供了有力的物资保障。

面对灾害,众意路小学将它变成了一本现实、生动的德育教材,一堂党史学习教育大课,开展“把灾难当教材 与祖国共成长”系列线上活动,制作视频16个、公众号50期,以“主题式”“调研式”的学习分享,全面又细致地涵盖了居家防疫、生活安全、身体健康、收心宝典等方方面面。“魏利杰心理工作室”推出了5期“星光心理课堂”,开通了24小时在线的心理热线,加强对学生学习生活和居家身体锻炼的指导,做好线上教学准备。

线上教学准备工作中,校级、年级长、教研组长、组内教师陆续召开了10多次的线上教研会,老师们结合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和各班学情,针对教材、教学方法、评价等问题展开研讨,保证课堂高质高效。为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学校专门成立了网络服务小组,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学生登录网络平台,开展压力测试及试运行,逐一确认每一位教师是否具备授课条件,每一名学生是否具备听课条件,并为存在困难的教师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保证每一位老师都能正常授课,每一名学生都能正常听课。

8月25日,众意路小学的老师们“测温上岗”,全程佩戴口罩,为学生分发1.6万本教材——这些书本在暴雨灾害时由老师们冒雨赶回校园,将它们搬到高处保存,才幸免于难。为了保证教材发放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在参与人员、分发流程、科学防疫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细致、可行的规划,保证人员不扎堆、不聚集。在分发和领取的过程中,不停地对领取地点进行消毒,并要求家长领取课本后回家要再次消毒,确保安全。最终确保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

救灾抗疫“大考”中铭记教育初心

众意路小学建校于2007年,随着郑东新区城市建设而成长,是郑州人民心中的“教育明星”。十几年间,众意路小学载誉无数,先后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河南省义务教育管理示范校、河南省德育先进学校、河南省廉政文化示范点、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建设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称号。

众意路小学的运动场地、报告厅、合唱、舞蹈、管乐、美术、体育、心理、创客、科学实验室、录播教室等功能教室均为高标准建设,全国模范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等一流师资力量会聚一堂,硬件软件双管齐下,确保了学生全面发展。

培育人才,造福人民。2020~2021学年,众意路小学承担了“河南名校同步课堂”第6周至第12周小学部分课程的录制任务。教研管理团队履职尽责,研究教法、学法,使各项活动开展得更扎实有效。

作为郑州“官方带娃”的先行者,2020~2021学年,众意路小学先后接待来自教育部、内蒙古、甘肃、山东、河北、上海、洛阳、海口等20余次午餐和课后延时考察及调研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学校秉承星光教育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致力于让每一个生命都闪光!”王艳娟的一句话,道出了在救灾抗疫“大考”中勇担先锋的初衷。王艳娟坚信,学校精心呵护、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生命都能闪闪发光,成为自带光源又能照耀他人的独特存在。

党史学习教育“七个一”厚植爱国情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主题,众意路小学开展了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师生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引导少年儿童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从4月22日开始至今,由众意路小学小主持人社团的学生表演的节目已录制20余期,郑州学习强国平台推送了10期。

为使党史教育学习入心入脑,众意路小学为师生精心制订了“七个一”党史学习教育方案。学生层面的“七个一”包括:会讲一个红色故事、会唱一首红色歌曲、参加一次红色研学、阅读一本红色图书、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开展一次红色教育主题班会、争当一个出彩队员。通过主题班会、红领巾讲党史、走访黄河博物馆、校园合唱节、班级红色读书角、剪纸活动、观看红色主题电影并撰写观影心得、评选众意星光少年等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沉浸式学习党史,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层面的“七个一”包括:人人上一节党史教育课、写一本党史学习心得、阅读一本红色图书、召开一次演讲比赛、观看一部红色电影、争做一次志愿服务、争当一个模范先锋,激励党员教师深入学习党史。

方法“走心”,成效扎实,通过一系列丰富活动的开展,全体教职工将党史学习的感悟转化为实实在在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动力。

守牢教育初心,共赴美好未来。奋战在灾后重建、抗击疫情和教育教学三条战线上,事不避难守护学生身心健康,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众意路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正是这样的爱与责任,追求着更美好的教育生态,为创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未来笃定前行。

(图片由祁雯授权使用)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