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制定气候行动计划:更高、更细、更明确

来源:中国日报
2020-06-05 21: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根据《巴黎协定》的温控目标,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幅度应不超过2摄氏度,并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限制气温上升2摄氏度意味着2050年全球排放将比2010年下降40%至70%,而更加严格的1.5摄氏度目标则意味着2050年要实现“零排放”。

为推动这一进程,《巴黎协定》缔约方今年需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其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中国也将在今年内提交国家长期低排放战略。

但仅有国家战略是不够的。

城市战略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城市消耗了全球78%的能源,产生了全球60%的碳排放。这意味着,城市层面的长期战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气候行动计划”,将在实现全球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全球气候行动平台统计,目前全球有392个城市正在努力实现“碳中和”。这些城市的深度减排和碳中和目标,以及它们对气候行动计划的支持,可以为中国城市提供借鉴。

自2010年以来,中国已经公布了87个低碳试点地区。截至去年10月,大多数低碳试点都提出要早于2030年,也就是中国政府承诺的碳排放达到峰值之年,提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其中,59个城市的峰值年目标定在2025年之前,更有16个城市将目标定在今年以前。

但是,在这些中国城市在实现碳排放达峰之后,下一步会怎样做?从长远来看,中国城市如何努力实现深度减排或碳中和?

作为下一阶段减排的第一步,目前碳减排表现良好的中国城市可以考虑制定长期的气候行动计划,作为地方“十四五”规划的一部分,长短期目标相衔接。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66个国际城市对长期气候目标做出了明确承诺,如深度减排、碳中和或零排放。为此,这些城市大都设立了明晰的时间表,并制定了细致的目标。

怎样设计长期气候行动计划?不妨参考一下全球最佳实践。世界各地承诺实现碳中和的城市,其减排目标的设定有几个共同点,包括纳入所有需要减排的温室气体、设定2050年深度减排目标、通过政策或立法等方式将气候目标固定下来并制定规划确保目标实现等。此外,城市还可以将碳抵消以及航空排放目标考虑在内。

重点领域

考虑实施深度减排或碳中和战略的中国城市,可以提升标准或政策目标,并制定相关的经济激励和支持政策。优化建筑、电力、交通和固体废物等高排放行业的碳减排目标,应成为地方气候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

借鉴国际经验,中国的建筑行业可以通过提高能效标准和电气化率来实现升级,例如扩大“被动式住宅”和综合设计示范项目;供暖系统从使用化石燃料转向太阳能、热泵和生物质能等高效环保能源;提高空调的性能标准等。最终,城市可以通过详细监测能源消耗和促进能源消费行为的改变,来减少建筑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

被动式住宅

通过采用特殊材料和构造,实现建筑物的高效保温、隔热性能,减少或不使用额外的主动能源供应。即便需要提供其他能源,也尽量采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需要注意的是,建筑电气化进程需与电力结构低碳化同时进行,电气化速度过快反而会增加整体排放。

电力行业减排是实现全球气候目标的关键。中国电力消费主要在城市,它们中有许多已经规划了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标,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峰值需求。尽管如此,可再生能源为城市提供电力的潜力仍常常被低估。

例如,2010年重庆市太阳能光伏发电潜能为100兆瓦,这一数字到2019年增加到42600兆瓦。如此大幅提升的原因在于光伏发电效率的提高,以及伴随着建筑总面积快速增加而来的光伏发电潜力大增。相关政策目标应随着可再生能源潜力的日益增长而定期更新。

交通运输业是全球第三大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仅次于电力和工业。中国城市交通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客运需求尤为突出。全球城市的交通政策侧重于交通规划、电气化、需求管理、公共交通、非机动车辆交通和共享出行方式。中国的城市可以考虑逐步淘汰燃油车,建立低排放区,实现100%公交电气化,并大力发展非机动车出行和公共交通。

2016年,全球因垃圾管理不善导致的碳排放达16亿吨,占总排放的5%,主要来自露天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泄漏。国际城市的气候行动计划通常采用全周期管理的方法来减少垃圾的产生。通过源头管控、分类回收、再利用、有机堆肥发酵等步骤,可显著减少填埋场的垃圾体积,从而减少排放。

为了实现”碳中和“,一些主要城市提出了“零废物”和“零垃圾填埋”的目标。而中国城市也在大力推广零废试点,这是朝着长期气候目标迈出的积极一步。

眼下中国正在制订“十四五”规划,各地也将制订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规划。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城市可以借鉴全球实践,将相关战略纳入当地五年规划,为更具雄心的长期气候目标奠定基础。

关于作者: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分析师刘雪野 、绿色创新发展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昂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