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 扩大群众立法参与

今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10周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 扩大群众立法参与

来源:中国日报 2025-09-30 09: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30日电(记者 曹音)今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10周年。日前,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镇平介绍,为统筹布局和立法工作实际需要,将适量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扩大征集意见建议覆盖面,保障更多基层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

10年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上海虹桥、江西景德镇、湖北襄阳、甘肃临洮设立了首批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开启了联系点建设发展的序幕。经过10年接续奋斗,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国已设立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含2个立法联系点),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工作网络辐射区域人口约1.86亿,并带动省、市两级人大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7800多个。

孙镇平指出,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新时代我国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具备上连人大、下接地气的国家立法"直通车"的独特优势。数据显示,2015年7月至202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先后就207件次法律草案、立法规划稿以及备案审查工作征求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58000多条,被研究吸纳的有3500多条。我国现行有效法律中,有177件是在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之后制定和修改的,其中有163件征求过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占比约92%。

孙镇平表示,联系点充分吸纳民意、汇集民智,以其"来自基层、便捷参与、原汁原味、直接通达"的特点,为广大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而畅通的渠道,发挥了践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和载体作用,生动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和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优势,有利于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让立法工作和人大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让普通百姓真切感受到人大就在身边、民主就在身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在身边。

据他介绍,对基层立法联系点稳步扩点增面的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将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作用,建好用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平台,发挥地方智慧人大系统等网络媒介作用,增强基层群众参与度和便捷度,推动立法提质增效。此外,为顺应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需要,积极引导和适当拓展联系点在推进社会治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对外宣介等方面的作用,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功能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过去十年,各基层立法联系点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视频连线、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察民情、聚民智,充分体现了立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保护人民、造福人民,以其能'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激励基层群众广泛参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赢得了'真管用'的好名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副主任石红莉对记者说。例如,上海虹桥联系点71岁的居民刘二生,结合自身从事农业种植技术示范推广的工作经历,在科学技术普及法草案征集意见过程中,提出"加大科普展馆对青少年的优惠力度"的意见被吸收采纳,修改后的法律由原来的科普场馆应当"对青少年实行优惠",改为"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者优惠",加大了对青少年的优惠力度。

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社会立法工作,制定了反家庭暴力法、慈善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退役军人保障法、家庭教育促进法、法律援助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和学前教育法等法律,还修订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据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副主任高莉娜介绍,在这些法律的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各基层立法联系点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征集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意见建议,为提高立法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在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过程中,天津市小白楼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邀请居民座谈,同时到无障碍设施需求较多的社区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又如,在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时,上海市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就修订草案听取了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学生的意见。同学们就防治网络沉迷、家庭暴力和校园欺凌等提出了意见建议。彼时,修订草案规定:公安机关发现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等行为的,应当予以训诫、责令其缴纳保证金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对于拒不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可以没收保证金。"有的同学提出,关于保证金的规定会加重家庭负担,有时不但起不到保护未成年人的效果,反而可能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议删除。"高莉娜说,"我们经认真研究,采纳了这一意见。学生们表示,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参与国家立法,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经历,自己的意见被听取、重视和采纳,感到很自豪、很有成就感,增强了民主法治信仰。"

日前,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地区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北京朝阳基层立法联系点。据朝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宝月凤介绍,自2021年7月设立以来,该联系点已参与全国人大34部法律草案和立法规划征求意见工作,共提出4657条意见建议。在已通过的20部法律中,有139条意见被采纳。"作为北京市区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我们注重发挥经济发展活跃、社会事业繁荣、法治基础浓厚、国际要素聚集等资源优势,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做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宝月凤对记者说。例如,朝阳区登记在册的市场主体超过30万家。我们紧密结合国家"两区"建设、CBD建设等重点工作,围绕《公司法》、《反垄断法》、《仲裁法》等法律的修订,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反映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实际情况,仅《公司法》一部法律,我们就提出了421条意见建议。又如,朝阳区现有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1700余名。我们建立了"代表进站接待"、"回家年述职"等工作机制,以及区级的"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月"机制,各街乡也设有"代表接待选民日"等活动。通过这些机制和活动,代表们广泛接触老百姓,吸纳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意见建议,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此外,朝阳区的律师数量占全市的52%以上,朝阳律协是我们立法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截至目前,区律协已参与25件次法律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提出850多条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我们还在各街乡设立立法联络站,并进一步延伸到近700个社区(村),每个社区(村)都设有立法信息员,将这些社区(村)作为立法信息采集点。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广泛接触人民群众和社会单位,将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对法律草案的意见建议原汁原味地吸纳到立法意见征求工作中,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想所盼。"宝月凤补充说道。

【责任编辑:韩丰】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