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校园餐监管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近日,上海多所学校学生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学校午餐中的菜品虾仁炒蛋因有异味被紧急撤掉,学校补发了饼干、面包作为替代。

完善校园餐监管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5-09-19 11: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上海多所学校学生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反映,学校午餐中的菜品虾仁炒蛋因有异味被紧急撤掉,学校补发了饼干、面包作为替代。餐食提供方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事后回应:“有学校反映虾仁里有细沙,不是所有批次都存在问题,不存在别的食品安全问题”“公司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深刻反思”。同日,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也表示已关注到此事,将积极开展调查。

截至记者发稿,调查结果尚未公布。部分家长对校园午餐的不满也未平息,直指绿捷公司配送的餐食存在诸多问题。

高质量的校园餐是守护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承载着每个家庭的牵挂,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对于此次上海校园餐存在哪些食品安全问题、责任如何认定、怎样去除隐患等,涉事企业与相关部门应及时公布信息,给公众以交代。同时,要充分重视家长意见与期待,以更完备的风险防控体系、更有力的多方监管机制,确保学生吃得安、吃得好、吃得健康。

这起事件中,绿捷被质疑“频繁遭遇投诉,却屡屡中标”,认为其有“暗箱操作”嫌疑。公开信息显示,绿捷公司业务覆盖上海16个区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餐超过50万份,今年8月还有约70条中标记录。对此,有家长建议提高校园餐招投标透明度,避免供餐企业“一家独大”。众多实践证明,更充分的市场竞争、更科学的招投标机制,能够有效提升供餐服务质量。对餐饮业发达的城市来说,更有条件培育壮大校园供餐市场,使更多有实力、资质好、意愿强的企业为广大学生提供放心可口的餐食。

今秋开学以来,除上海外,也有其他地区的学校出现校园餐食品安全事件,暴露出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完善等诸多短板,亟待健全从教育主管到市场监管、社会共管的全链条风险防控与监督体系。从家长期待出发,重点供餐企业、学校都应推动校园餐信息化管理,实现餐食信息在线发布、调整、定制,方便家长和社会监督;及时收集意见建议,优化食谱,以满足学生营养需求。要不折不扣执行国家部委《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等文件要求,强化学校主体责任,落实“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制度,发挥家长监督作用,完善家长陪餐制度,健全相应工作机制。

守护好校园餐,是对教育初心的责任担当,更是对社会公共责任的坚守。各方必须始终以最严格要求,为学生“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评论员 吴振东)

【责任编辑:富文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