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将重塑全球经济

人工智能不仅将提升现有产业效率,更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的生产模式。

人工智能将重塑全球经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7 19:5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9月17日电(记者 李薇)人工智能不仅将提升现有产业效率,更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经济的生产模式。国际知名投资人、企业家,畅销书《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和《超智能与未来》作者拉斯·特维德在9月12日上午于上海举行的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见解论坛上作出这一预测。

特维德指出,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正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在2023至2028年将提升约10万倍。他以AlphaGo自我博弈和AlphaFold在蛋白质折叠研究上的突破为例,说明AI已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科学发现和产业应用。他强调,这不是短期波动,而是一场结构性变革,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产业界应为价值创造向AI驱动生产的快速转移做好准备。

展望未来,特维德预测,到2050年,全球可能拥有约40亿台AI机器,机器人和AI代理可能贡献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约80%,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他认为,随着算力、模拟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未来二十年内有望远超人类能力。同时,量子计算、核聚变能源、人形机器人和个人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深刻改变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显著提升人类寿命与健康水平。特维德指出,这一进程可能推动形成“超智能文明”,彻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论坛以“让新技术不再‘等风来’:科技金融助力新三角循环”为主题,由每日经济新闻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联合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张新安等来自学界、业界及金融界的多位嘉宾出席论坛。

与会学者和金融人士普遍认为,金融与科技需要紧密结合,通过股权投资、贷款或项目支持等方式,帮助科研成果顺利转化为市场产品,缩小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死亡谷”。尽管监管、人才和国际环境等方面仍存在挑战,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经济变革已经展开,其速度和影响将取决于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的深度与效率。

【责任编辑:何思】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