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区之一,覆盖人口20多亿,GDP总额超22万亿美元。自2010年建成以来,中国—东盟自贸区极大地便利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和投资,90%以上的商品实现关税减免。
5月21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中国与东盟十国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并表示这是“双方共同维护和深化自由贸易的标志性成果”。据介绍,3.0版包含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标准技术法规与合格评定程序、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竞争和消费者保护、中小微企业、经济技术合作等9个新增章节。
3.0版的减税政策涵盖了更多商品和服务,将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跨境贸易;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和共同发展目标,扩展电子商务、绿色技术、可持续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强化区域供应链,特别是在全球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确保半导体、药品等关键行业供应链稳定;深化文化、教育、旅游交流;通过扩大市场准入、投资流动及合作项目,为经济复苏提供路径。
3.0版有利于双方在新形势下推进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3.0版谈判于2022年11月启动,历经近两年时间、9轮正式谈判。在区域关系高度紧张、保护主义抬头等背景下,谈判成果来之不易,清晰映射出双方促进产供链深度融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决心。
中国—东盟自贸区再升级,瓦解了外部力量分化中国和东盟的企图,将为区域和全球贸易注入更大确定性。双方供应链互联互通,将进一步提升本地区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能力。
当前世界贸易正处在重要的十字路口,3.0版的示范作用同样值得关注。
中国与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和重要投资伙伴,中国—东盟自贸区不断升级,将给双方人民带来切实利益,使该地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谈判过程中,双方进一步坚定了共同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主义的决心,朝着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迈进。谈判全面完成,表明双方着眼大局,坚持通过对话谈判的方式解决分歧,为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通过自贸区3.0版建设共同扩大相互开放,全面扩展新兴领域和新质生产力合作,将为推动构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提供重要制度性保障,为推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双方共同繁荣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5月23日社论
原标题:'Landmark' free trade deal with ASEAN fosters enduring common prosperity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