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出口国,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5月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开展了加强战略矿产出口全链条管控工作,强调合法经营,合规贸易,加强源头管控,重点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
14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对媒体表示,战略矿产管控需从源头入手,加强开采、冶炼、加工、运输、制造、销售、出口全链条管控。相关地方主管部门将加快开展本地区战略矿产相关企业注册登记和台账记录工作,确保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中国对镓、锗、锑、钨、中重稀土等战略矿产实施出口管制以来,部分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人员相互勾结,不断翻新走私出口手法,试图逃避打击。为避免战略矿产非法外流、遏制走私势头、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促进合规贸易、保障产供链稳定,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成为当前迫切且重要的工作任务。
部分外媒认为,中国此举与当前全球贸易形势有关,但实际上,中国加强战略矿产出口,是一项切实维护国家安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
中国在稀土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近90%的稀土都在中国精炼加工。去年6月,中国公布《稀土管理条例》,并于当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收购、加工、销售、出口非法开采或者非法冶炼分离的稀土产品。今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根据出口管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中国商务部于4月4日和9日分别发布了第21号和22号公告,共将28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两用物项。为落实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的共识,决定自5月14日起,在90天内暂停上述相关措施。中国努力推动改善双边关系,但在90天窗口期内,美国相关实体应借此表明其无意触碰中国底线的诚意。
各国应该清楚,只要不从事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活动,出口管制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贸易等活动,更不会影响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
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绝不容忍任何一方恩将仇报。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5月16日社论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涂恬 吴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