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发布生态气象公报 年均气温首次突破1℃

《公报》对2024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内容主要涵盖气象条件、水资源状况、植被生态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园区试点前后变化等。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发布生态气象公报 年均气温首次突破1℃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14 18:4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14日,青海省气象局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联合发布《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气象公报(2024年)》(以下简称《公报》),这也是青海片区连续8年发布《公报》。《公报》对2024年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监测与评估,内容主要涵盖气象条件、水资源状况、植被生态状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园区试点前后变化等。

监测评估结果显示,与近十年平均相比,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年平均气温偏高0.9摄氏度,首次突破1℃,达到1.3℃;年降水量基本持平;年日照时数偏少200.6小时。

与近十年平均相比,河流流量偏丰,土壤水分偏多,典型冰川面积和冰储量缩减,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减小,积雪面积增大、积雪日数减少。其中,园区附近享堂站平均流量为96.7立方米每秒,偏丰22.3%;草地生长季(5-9月)园区平均土壤水分为27.5%,偏多6.0%;八一冰川、岗格尔肖合力冰川以及团结峰冰川面积和冰储量与十年前(2015年)相比,分别减少0.4—12.6平方千米和4.6%—12.9%,均呈缩减态势;园区祁连站和门源站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分别为减小17.6厘米和增加1.0厘米;2023到2024年积雪季园区累计积雪面积增大6.5%,平均累计积雪日数减少10天以上。

植被覆盖度增加,草地生育期延长,草地产草量持平。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增加,植被生态质量整体提升,园区内2024年1—9月野牛沟草地生态系统整体表现为碳汇,园区大部水源涵养服务能力有所提升。

与试点前相比,2024年园区草地植被覆盖度整体增加3.9%,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增加15.7%,水源涵养服务能力指数上升20.1。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蒙新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区,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针对祁连山开展草地植被、积雪、冻土、冰川、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监测评估,对掌握和研究该地区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