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创新与共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力量塑造未来

在这场风暴中,从年轻机器人团队的创业突围,到社交媒体上的爱国叙事,中国青年一代正以青春之力量塑造着国家的未来。

【中国那些事儿】创新与共鸣:中国青年以青春之力量塑造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30 17: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4月30日电 今年4月,美国挑起的关税大战冲击波及全球。在这场风暴中,从年轻机器人团队的创业突围,到社交媒体上的爱国叙事,中国青年一代正以青春之力量塑造着国家的未来。

人工智能是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终极载体最为直观。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在北京举行,20台中国制造的人形机器人与1.2万名人类跑者共同挑战21.1公里赛道。这场赛事旨在展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进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成立于2023年9月的松延动力,此次派出了“小顽童”和“旋风小子”两支参赛团队,并分获亚军和季军。来自“小顽童队”的松延动力N2机器人第二个冲线,由于其1.2米的身高和健步如飞的跑姿,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小孩哥”。

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

松延动力由90后创始人姜哲源领衔,1998年出生,清华大学电子系本科、交叉信息学院博士肄业。团队成员多为清华、中科院毕业的95后。三分之二成员拥有硕士以上学位。

姜哲源介绍,平均年龄28岁的团队,仅用 43 天就造出了第一代机器人N1。随后,研发团队经历了算法、硬件、结构、电气等全方位的磨炼,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中,他们找到了“通关诀窍”,逐步让N1进化为可以行走、奔跑、后空翻、单脚跳、会舞蹈的N2。

当科技青年在实验室攻坚克难时,另一群中国青年正在虚拟空间通过社交媒体凝聚共识,构建新的国家叙事。

近期,美国挑起的关税战冲击全球。一段中国青年的演讲视频在海外爆红,引发全球热议。视频作者以清晰而有力的分析,阐述中国如何将国际贸易利润再投资于国内,惠及民生、建设国家。这名中国青年用流利的英语说,反观美国,美国政府和寡头为了逐利的目的,而出卖美国民众的集体利益,造成美国国内经济结构问题,现在美国政客又要将问题甩锅中国。

视频不仅在国内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点燃了无数中国青年的爱国热情,也让世界重新审视中国青年的舆论影响力。

4月18日,在美国的一档时政节目秀“Judging Freedom”当中,主持人安德鲁·纳波利塔诺邀请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一同观看了这位中国小伙的视频。“中美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美国不应该将自身问题嫁祸于中国。”对于小伙的观点,米尔斯海默表示高度赞同。

这段叙事通过X平台传播到了海外,挑战着西方媒体的偏见。有网友留言称,安全、信任与民族自豪感将中国人民凝聚在一起。而西方国家通过性别议题、战争叙事、贬损他国或放任移民问题等手段,试图将其民众割裂为不同群体——因为分化后的群体更易被操控。

(编译:齐磊 编辑:高琳琳 马芮)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