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交易服务行业就业最“景气” 居理买房网春招宣讲走进百所高校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1-04-29 10:25
2021-04-29 10: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随着国民经济一季度迅速复苏,人才就业市场亦迎来“金三银四”的招聘黄金季。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与智联招聘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报告》,房产交易服务行业就业景气度处于榜首,CIER指数最高为7.23。这其中,聚焦于持续打造房产服务专业人才聚集地的居理买房网,受到不少应届生的青睐。

新增1000个就业岗位 打造“线上+线下”双渠道招聘模式

作为新房电商领跑者,居理买房网自创立以来,一直以人才发展为基石,通过高素质咨询师的服务,为用户提供全面、专业、可靠的购房决策支持。截止目前,居理买房网业务已覆盖全国7大城市群、37座城市,随着未来进一步的发展,专业咨询师的需求也将同步增加。

今年3月,居理买房网启动春招活动,较去年新增了1000个就业岗位,计划发放offer3000个,招聘高校增加100多所。截止目前,居理买房网在全国已经举行了100多场宣讲会、双选会,包含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南大学等“双一流”院校。

https://upload.jxntv.cn/2021/0429/1619663105358.png

针对受疫情影响返校学生少,部分学生不能参与宣讲会的情况,居理买房网积极探索招聘新形式,先后联合智联招聘和BOSS直聘举办了2场线上招聘会,半小时就收到近500份简历。校招负责人表示,“通过线上直播招聘让求职者直观生动地了解岗位需求,实时在线提问,与企业实现双向互动,打破时空限制,让不少学生在家就拿到心仪offer。”不少参与招聘的学生表示,“感觉居理买房网年轻有活力,氛围轻松融洽。非常看好互联网+房产的模式,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春招期间,居理买房网将持续举办数场线上宣讲,5-6月,居理买房网还将陆续走进全国近百个校园进行专场宣讲,希望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扩大招聘力度,同时也帮助高校学生解决就业难题,为应届生提供良好发展的平台。

开创高学历咨询师服务模式 引领行业人才选拔新标准

众所周知,房产交易具有复杂、低频、高额的特征,而买房人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容易被套路,买亏、买后悔的事情屡有发生。此外,随着房产交易服务行业结束“产销分离”、“渠道为王”时代开始进入销导分离的“3.0时代”,买房人对房产深度导购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对房产咨询师的资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房产、财税、法律、人口、建筑等多领域的专业知识。

基于上述背景,居理买房网选聘服务能力更强的咨询师,打造高学历、高素质、高专业度的人才梯队,为购房者提供从大数据智能找房、线上+线下全城看房到低价买房的一站式房产深度导购服务。

https://upload.jxntv.cn/2021/0429/1619663105758.png

据悉,居理买房网从2014年创立起就在行业开创100%本科及以上学历咨询师的服务模式,截至目前,居理买房网全国近2000名咨询师全部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一本及以上学历咨询师占比78%,双一流大学及海外名校占比42%,其中不乏曼彻斯特大学、约克大学、波士顿大学以及复旦大学、吉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海内外知名学府毕业生。

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李杨,在居理买房网从一线咨询师一路晋升至咨询主管、城市经理。她在采访中表示:“房产具有低频、复杂、重决策、高客单价的属性,因此房产咨询师应该是具备高专业度的知识型服务者,类似于律师、医生等。相对而言,高学历人群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同理心、责任心更优秀一些。这几年,从业者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服务的关注度也在提高,未来这个行业会成为更加专业、更受尊重的行业。”

这些优秀的咨询师在居理买房网系统化的培养体系以及数据化、标准化运营体系的赋能下,已经成长为行业的“专家级”人才,持续为购房者打造高效、优质的购房体验。数据显示,居理买房网用户满意度超过99%,NPS值超70%(行业均值为负值),咨询师月平均成交套数达2.63套,是行业的3到5倍,服务质效远超行业水平。

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新型消费的快速发展,房产交易服务行业对于人才质量提升的需求日益迫切。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2025最具发展潜力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7-2020年,房产交易服务人员本科及以上人才需求占比由26.7%上涨到40.2%。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