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 | 不妨就事论事,爱国从不简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2-03 15:3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一名华为前雇员与这家电信巨头的纠葛有很多可以切入的角度。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是,围绕这一事件,舆论场呈现出一种极端分裂的趋势:但凡指责华为的人很多都被扣上了“美国走狗”的帽子,说他们充当境外敌对势力的“马前卒”,为那些绞尽脑汁打压华为的美国政客做“内应”。

这些力挺华为的人,“爱国心”不容置疑,但在事实有限的前提下,把一起司法纠纷直接上升到国家间战略博弈的层面,对不同意见者进行价值判断,甚至道德审判和人身攻击,这样的“爱国心”激愤有余,逻辑不足。这样的言论能够大行其道,畅通无阻,挤压的是理性思考与讨论的空间,无益于舆论生态健康发展。

在他们这些人眼里,仿佛华为成了碰不得的荣耀化身,对华为有意见就是扰乱大局,就是别有用心。一家不惧残酷竞争的大企业在你们这儿怎么就成了温室的花朵?硬要把国家和企业捆绑在一起,这不正是视华为如眼中钉的美国政府的绞尽脑汁要做的事情吗?怎么唯独你们这些“爱国人士”偏要投其所好呢?

与其他国家捍卫本国企业一样,中国政府有义务在国际关系博弈中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但中国政府从未也不会为任何一家企业争取所谓特殊待遇。目前,国家为华为争取的无非是公平的市场准入。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

从很多方面来讲,华为都算得上一家伟大的企业。但这些绝非意味着华为可以任意与国家捆绑,绝非意味着华为处处都已摆脱了平庸,甚至不作为。华为的高薪和高人才流失率并存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创新前沿的劳资关系并不理想。作为一家20万人的企业,偶有纠纷应是大概率事件,不足为奇。相信这次纠纷能够通过司法途径得到妥善的解决,华为也会从中吸取教训,对得起伟大的分量。

在质疑华为的一侧,也有一些蹭流量的下作手法,故意把这位前雇员的维权经历与尚被软禁在加拿大的华为高管进行对比。凡是有头脑的人都会清楚两件事没有关联,所谓“两个世界的华为”所谓“终于被惯坏了的华为”无不属于为了博取眼球,闭门造车,不惜嫁接事实,故意强化对比,仿佛做的是舆论监督,为民代言,其实干的是火上浇油,损人利己的勾当。这种文章内里潜在逻辑是“吃大户”,靠混淆视听为释放一部分社会矛盾心理张力提供出口。

因此,在这个分裂的舆论场里,无论所谓的“爱国派”,还是所谓的“卖国派”,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在靠争夺公众,或争夺道义制高点,或争夺流量峰值。他们深谙谁掌握了调解公众情绪的主动权,谁就掌握了舆论走向,可以享受舆论生态链顶端的种种特权。

其实,凡有头脑的受众都能看清双方各自的软肋:用春秋笔法取代事实链条的缺失,用道德审判取代逻辑推理,用情感轰炸取代理性思考。从这三点上说,所谓“爱国派”和“卖国派”都是一丘之貉,互为彼此的买卖。

当初你在他的心田,

是明天的明天。

——阿多尼斯

(本文原载于中国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世界观”)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