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caeeb25a310e7f8b1575f4f
中国日报网 > 头条 >
中国日报网 > 头条 >

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全面推广山西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队)脱贫模式,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共组建扶贫造林(种草)专业合作社(队)2.3万个,吸纳160多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工程建设,年人均增收3000多元。2020-12-02 08:19

生态保护和脱贫增收实现双赢(权威发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林草局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扶贫、国土绿化扶贫、生态产业扶贫,建立了中央统筹、行业主推、地方主抓的生态扶贫格局,全面完成了生态扶贫各项目标任务,助力2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增收。2020-12-02 05:36

贵州农村公路四通八达(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2015年以来,贵州先后启动农村公路建设三年会战、“组组通”硬化路三年大决战等攻坚行动,全省农村公路新改建里程5.9万公里,建成7.87万公里通组硬化路,实现30户以上村民小组100%通硬化路。2020-12-02 05:35

家政 职业也可以干成事业

“去年9月,我来到湛江参加家政培训,现在已经成立了家政服务公司,还招呼了20个老乡一起来干家政。”  三江县是广东湛江吴川市对口帮扶地,2019年8月,郭柳秀参加了吴川市人社局在三江县举办的南粵家政培训班,一个月后来到湛江。2020-12-01 05:14

车间百余家 产值数十亿(倾听·算算脱贫账)

筹措资金、置办机器、进购原料……2010年底,定南县第一家数据线生产车间在黎幼新的老宅院里开了张。…………  黎幼新走村串户上门动员,不成想却碰了一鼻子灰,只有村民吴海华答应“来试试”。2020-12-01 05:13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对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推动农业农村同步实现现代化意义重大。2020-12-01 05:12

勤思苦干拔除“贫困之根”(暖闻热评)

【故事】王万才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村民,在2015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从最初的心灰意冷,到后来勤思苦干、拔除“贫困之根”,再到现在热心公益、帮扶乡邻,王万才书写了精彩的脱贫故事,前不久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2020-12-01 05:11

煤炭之乡蹚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煤炭资源丰富,到2016年时煤炭产业在全县工业经济总量中还占一半左右。不只是连翘种植,平定县还打造了薯类、中草药、干鲜果、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基地,引导全县农业向特色化、精细化、功能化发展。2020-12-01 05:11

退休教师踏上支教路:只要膝盖允许,就会一直走下去

这么多年来,周秀芳把宁波、杭州、上海等地数万市民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搬”到湖南、贵州山区。为解决希望小学师资短缺的问题,周秀芳发动宁波的退休教师、大学生去贵州、湖南山区支教。2020-11-30 08:27

泉润湘西拔穷根(决战脱贫攻坚·一线故事)

济南与湘西的实践证明,东西部扶贫协作,不是单向帮扶,而是双向协作,走向互利共赢。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已累计有刘静这样的泉城义工400余名,从济南飞到湘西,摸索走出一条“志愿服务参与精准扶贫”之路。2020-11-30 05:27

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要论·回顾“十三五”·展望“十四五”)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实施,“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写入法律,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2020-11-30 05:24

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新论)

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群众自主是基础。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机制建设筑堤坝。比如,多方筹措资金,设立防返贫致贫救助基金(包括财政资金、东西扶贫协作资金、国有企业帮扶资金、社会捐赠资金等),确保救助机制可持续运转。2020-11-30 05:21

搬出黑土滩 拥抱好生活(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天苍茫,草枯黄,荷日恒山在蔚蓝的天空下巍峨绵延,将荷日恒村抱在怀中。”  索南说,荷日恒村现在“两少两多”:打牌、喝酒、抽烟的人少了,鼓足劲加油干的人多了;邻里纠纷少了,邻里互助多了。2020-11-30 05:17

移民村里的“牛气”生活

弘德村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全村1699户村民主要来自曾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36户。如今,从面朝黄土靠天吃饭到依托养牛产业稳步脱贫致富,移民村里的生活越过越“牛气”。2020-11-27 13:15

“农民院士”的产业致富经

朱有勇,1955年生,云南个旧人,植物病理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  为了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朱有勇还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招收的学员不是博士、教授,全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2020-11-27 12:50

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如何做到的?

随着贵州省宣布剩余的9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我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社会各界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吴练勋 摄(图片来源:中经视觉)  经过8年精准扶贫、5年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近期通过省级专项评估检查达到退出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宣布退出。2020-11-27 11:28

“十三五”期间 我国累计完成造林5.29亿亩

日前拍摄于重庆南川区山王坪镇的美丽景色。“十三五”以来,国家林草局已在15省份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初步实现义务植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18年以来,全国2/3以上的造林绿化任务安排到贫困地区,许多地方还创新造林项目管理机制,积极推广“合作社+造林+贫困户”模式。2020-11-27 11:09

缅中减贫合作大有可为(国际论坛)

中国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种信念和行动令人钦佩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缅中两国人民患难与共、守望相助。中国各项精准扶贫政策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种信念和行动令人钦佩。2020-11-27 05:10

增收有项目 致富有门路

截至目前,北票市对开展“1+4”产业扶贫模式的企业投入贷款11280万元,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76万户,覆盖面达97.78%。建平县把不同类型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扶贫产业园,实现有创业愿望的全扶持、有劳动能力的全就业、无劳动能力的全入股。2020-11-26 11:12

人民日报:强化监管,为数字经济护航

付费追剧,直播间下单,在线购买家政服务……近年来,网络交易形态日益丰富,为消费者带来极大便利,也催生数字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加强网络交易监管,既是维护各方主体合法权益的需要,也关系数字经济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2020-11-26 08:32

我国累计完成造林5.29亿亩

(记者寇江泽)记者25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国土绿化行动在各地广泛开展、深入推进,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29亿亩,义务植树(含折算株数)116亿株。2020-11-26 08:25

抓好“菜篮子” 鼓起“钱袋子”

(记者戴林峰)“在这里工作一个月可以挣到3200元,比我在外面务工收入更可观。”在江西抚州市崇仁县贯桥村力源大棚蔬菜产业扶贫基地,种植户彭香花一边采摘水果黄瓜一边说。2020-11-26 05:40

志智双扶,脱贫有路(暖闻热评)

【故事】崔兴文是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太空莲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6年,他牵头成立龙虾养殖合作社,向上级扶贫部门争取扶贫资金,建成“稻虾共养”扶贫示范(试验)基地,吸纳了100多名贫困群众。2020-11-26 05:38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蛟龙镇:美丽乡村入画来

利城片区包括小湾村、利城社区(前利城村、后利城村、东塘子村、西塘子村),吴后村、康平社区(姚后村、沈后村)。蛟龙镇以红色旅游为主题,通过新华社山东分社诞生地、粉条文化园、利城郡文化园三个文化亮点将塘子河打造成乡风文明文化带,激活村庄发展潜力。2020-11-25 13:03

聊城东阿高集镇扶贫助农圆梦想

年近五旬的杨芸同是山东省东阿县高集镇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以每亩400元的价格承包了十五亩苹果园。为切实帮助杨芸同一家实现脱贫致富,镇扶贫办和村两委连续两年帮他申请了50000元的富民农户贷以解决资金难题,又联系到高唐一家果汁企业帮助他解决了销售难题,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贫困群众的致富梦想。2020-11-25 11:58

定点扶贫结硕果 乡村振兴再出发

“4·18湖北重启 ‘抖’来助力”大型直播带货活动,农业农村部挂职恩施州委常委、副州长李岩(左一)走进直播间,向网友推介恩施土特产。三年来,扶贫联络组积极打造恩施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协助恩施州成功申报“恩施硒茶”“恩施土豆”“咸丰唐崖茶”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恩施州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0-11-25 11:53

云南禄劝:精神文明之花在基层绽放

近年来,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县紧紧围绕强化思想引领、强化文明创建、强化帮扶共建、强化移风易俗,扎实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强化思想引领,拧紧“总开关”,着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2020-11-25 11:40

岗位成才 奋斗圆梦

(记者刘乐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是亿万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是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时代楷模。”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作业二班班长胡洪炜也始终心怀敬业精神。2020-11-25 05:20

“把贫困帽扔到金沙江底”——四川省布拖县边缘易返贫户拔穷根见闻

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等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为有效防止返贫,四川规定,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到2020年享受的扶贫政策总体不变,对已脱贫对象继续给予适当支持。2020-11-24 07:17

干群拧成一股绳 没什么事办不成(扶贫手记)

2015年8月,我受组织委派来到杏花乡高升村任第一书记,5年扶贫路,虽然艰辛,但更多的是充实和自豪。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和服务意识明显提高,干群关系更加紧密,产业扶贫等工作的开展更为顺畅。2020-11-24 05:10

|<< 上一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