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彩票杯” 2025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拉开帷幕

2025年10月12日,“中国体育彩票杯”2025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在首钢篮球中心、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篮球运动协会承办。

“中国体育彩票杯” 2025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拉开帷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4 21:1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2025年10月12日,“中国体育彩票杯”2025年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在首钢篮球中心、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赛事由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篮球运动协会承办。

比赛持续至11月8日,根据赛事报名情况,本届赛事共有146个学校参与。参赛队伍包括小学男子组30支、小学女子组20支、初中男子组30支、初中女子组17支、高中男子组35支、高中女子组14支,共计146支队伍报名参赛,累计285场比赛,刷新了赛事参赛队数量、参赛队员数量、教练员及辅助团队总人数等各项历史纪录。

参加本次比赛的东直门中学的李宇桐表示,能够参加传统校篮球比赛非常荣幸,能和许多优秀的队员一起交流学习,感到非常开心。本次比赛是她第4次参加传统校比赛,此前她在小学时也参加过这项赛事。

谈到参赛感受时,李宇桐说:“通过参加传统校比赛,使我的篮球水平不断提高,让我学会了在场上如何与队友更加默契的配合,如何互相鼓励,学会相信队友。同时,也让我学会了什么叫做坚持不懈,通过一场场比赛让我渐渐懂得比赛输赢不是真正的目的,只有全力以赴在场上拼搏,才是真正的体育精神。赛场上学到的这些道理,在学习生活中也一直激励我,促进我全面发展。”

作为篮球项目传统校,篮球运动在东直门中学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李宇桐说:“我们平时每天放学后都会训练,在日常的体育课上,老师也会带着大家一起打球,不论是篮球项目,还是其他项目,学校体育运动氛围非常浓厚。同时,我们学校定期还会举办篮球班赛,同学们都会参与其中,大家也都非常喜爱篮球这项运动。”

同样来自北京市东直门中学的董乐暄,则是第一次参加传统校篮球比赛。她通过比赛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优秀球员间还有差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觉得通过这次比赛,将促进我更好的努力。”董乐暄说。

她进一步说道:“目前,我意识到自己在高强度比赛中的投篮稳定性、传球的时机、观察防守队员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逐步加强。同时,我也意识到在打篮球时学到的很多道理,也可以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促进自己更加进步。”

在谈到学校篮球运动发展时,董乐暄介绍,学校不仅会举办篮球比赛,还会邀请其他学校的队伍进行友谊赛,不仅增进了大家的友谊,也促进了大家的球技。学校的老师也非常努力认真的指导大家,帮助同学们掌握更多篮球技能,助力大家实现梦想。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体育教师、初中女子篮球队教练胡文鑫介绍,作为北京市篮球传统校,在传统校比赛中成绩一直比较好。

胡文鑫说:“本次比赛中,同学们在场上全力以赴,为了自己的荣誉和学校的荣誉努力拼搏,这种团队精神和不服输的劲儿,让我很感动。作为老师我觉得不论比赛成绩如何,孩子们都是值得肯定与表扬的。走上赛场参加比赛本身对她们来说就已经是成长的过程,作为老师能够跟她们一起并肩作战,我感到很欣慰。同时,传统校比赛的队伍实力都很强,参与其中对于我们队伍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比赛的过程就是对训练的检验,在比赛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训练中去纠正过来,以备到下一次比赛中更好的发挥实力。”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的高昳杰老师曾经也是参加传统校比赛的一名队员,如今走到工作岗位,担任了本次比赛的副裁判长。因此,对他而言再参与到传统校的比赛中,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

高昳杰介绍:“本届赛事分为小学、初中、高中男女篮共六个组别,比赛又细分为两个赛区,一个赛区在北京市第35中学,是高中组赛区,另一个赛区在首钢篮球中心,有小学组和初中组。相较于北京市青少年篮球冠军赛和锦标赛,传统校的比赛能够让更多的球员参与其中,给他们更多的锻炼机会,为今后参加比赛打牢基础。同时,比赛给各传统校球队搭建了更好的平台,促进各区传统校进行交流,是检验训练质量的很好的平台。此外,传统校篮球比赛作为篮球运动的推广普及类赛事,对于拉动更多学校篮球发展,带动更多学生参与篮球运动有着积极的作用。”

赛场上奋力比拼,赛场下相互切磋交流。随着比赛大幕的拉开,后续各传统校队伍还将继续拼搏,展现当代北京青少年风采,突破自我,向着最终的目标奋勇前进。

【责任编辑:王旭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