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遵义同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升级后的茶厂车间,自动化设备一字排开,生产线上,嫩叶翻滚,茶香扑鼻,工作人员根据制茶工艺及设备操作要求,正有序进行设备调试和生产加工。摊青、杀青、揉捻、烘干、提香等多道工序后,上千斤鲜叶变成口味清香的道真硒锶茶。
“这是我们刚引进的智能制茶设备,今天完成调试并正式投产。”公司负责人韩娇介绍,当前正是夏秋茶加工的黄金时期,这批专注于绿茶生产的“新帮手”,按下新茶饮订单生产“加速键”。
遵义同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自治县,是一家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茶叶全产业链龙头企业。公司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拥有自有及合作基地超12000余亩,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以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带动发展茶农800多户,发展订单农业,解决茶农生产、加工无技术,产品无标准,销售无市场的难题,为茶农人均增收4300余元。
2024年以来,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道真小组抢抓珠海·遵义共同打造“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机遇,成功引进新茶饮供应链企业深圳新荣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大量的夏秋茶收购订单,同舟公司积极响应,成为新茶饮订单供应商之一。
“以前夏秋茶没人收,公司主要是做春茶订单,设备相对比较陈旧。”韩娇说:“现在‘新茶饮’订单不断,原有的生产设备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添置新的生产线已是迫在眉睫。”
粤黔协作工作队遵义工作组道真小组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农业农村等部门投入衔接资金400余万元,为遵义同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京黔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道真自治县泰和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新茶饮供应企业购进一批全新的智能化的茶叶加工设备,以新质生产力开辟新赛道,实现了茶叶加工技术的跨越发展,为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鲜叶摊青到成品的色选,每一个步骤都由机器精准控制,确保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制茶工人韩柳生感慨地说:“现在引进了新设备,只需要四五个人就能完成之前20多个人的工作量,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我们大家都轻松多了。”
减成本,增产能,科技创新真正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舟公司引进的全自动化茶叶生产线全程实现机械自动控制,设计工艺严格按照道真硒锶茶特征设计而成,采用微波杀青、自动揉捻机、光波烘干等工序,相对于传统茶叶手工炒制,不仅保证了茶叶品质和产量,同时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了这套设备,不但提升加工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也更好满足新茶饮订单需求,大大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效益。”韩娇说。
道真自治县现有茶园近10万亩,其中无公害认证6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万亩、有机认证0.3万亩、雨林联盟认证6000余亩,预计今年茶叶产量4400吨,综合产值4.5亿元。接下来,该县将紧盯新茶饮领域,全力开辟新赛道,抢抓珠遵合作打造新茶饮供应链中心机遇,围绕特色产业“小切口”,做好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大文章”,全力推动茶产业升级、动能再造,激活茶产业发展向“新”力。(隆州军|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