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顺:千亩“金叶”扑鼻香 “新型”模式富农家——塔卧镇烤烟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纪实

湖南永顺:千亩“金叶”扑鼻香 “新型”模式富农家——塔卧镇烤烟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纪实

来源:鲁网 2025-10-14 16: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夏末秋初,晨光熹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塔卧镇4300余亩烟田连绵起伏,汇成一片“海波”荡漾的金色海洋。肥硕厚实的烟叶迎风摇曳,沙沙作响,在为丰收而歌唱。田间地头,烟农们正忙碌地采收着成熟的叶片,满是收获的喜悦。密集式烤房中每一片由绿变金的烟叶,都仿佛是一个个跃动的音符,诉说着这片红色热土上,关于产业革新、家园共建与共同富裕的时代故事。

(交通便利的连片烟田)

规模种植+专业服务:筑牢产业根基,凝聚发展合力

“瞧这长势,多喜人!”在塔卧镇的烟叶种植基地,烟农向大富正带领着十几名工人采摘成熟烟叶。“我今年流转了8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云烟87’。这里交通方便,而且临近烤房,从采收到烘烤,再到烤烟初分,都由合作社提供‘一条龙’服务,比以往种烟,确实省了太多心啊!”向大富盘算着,“按照现在的行情和长势,预计这80多亩总收入能有50多万元,刨去成本,比外出务工还划算。”

向大富口中的“省心”与“信心”,并非凭空而来,其根源在于塔卧烟区积极探索并成功实践的“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综合体创新模式,以“云烟87”等优质品种为主导,成功吸引了29户像向大富这样的种植大户参与。

(合作社采取进行机械化作业)

从精量播种、集约化育苗到规范移栽,从科学施肥、绿色防控到精准灌溉,从成熟采收、专业烘烤到规范分级,合作社提供了一套“看得见、摸得着”的全程保障。过去,一个烟农需要操心从种到收的所有环节,技术、劳力都是难题;如今,合作社统一调配农机进行翻耕起垄,统一联系劳务队解决用工荒,统一聘请职业烘烤师确保烟叶质量。

这种深度的社会化服务,从根源上筑牢了烟农“抗风险、稳收益”的发展底气。过去“靠天吃饭”的焦虑大大减轻,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于生产和管理的从容。

家门口就业+多渠道增收:激活民生引擎,共享产业红利

烤烟产业的蓬勃发展,如同一块强大的磁石,成为拉动周边广大村民就业增收的强劲引擎,形成了“一户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强大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为产业的持续壮大与乡村的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合作社集中育苗)

时近中午,在另一片烟田里,村民张红英和姐妹们一边说笑,一边麻利地采摘着烟叶。她是塔卧镇上的村民,这几年,每到烟叶采收季,她都会来给烟叶种植户打工。“我家就在附近,走过来也就十几分钟。这段时间都来给他们采烟叶,一天能收入一百三四十块钱呢!”张红英笑着说,“平时我在家带带孙子,种点菜,偶尔干点别的小生计,应付日常开支。2021年这里开始种烟,近几年规模越来越大,对小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现在,我每年都来做工将近3个月,就相当于每年多了一万多的收入。”

张红英的感受,是塔卧镇众多留守村民的共同心声。烤烟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移栽、施肥、采收到夹烟、烘烤、分级,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恰好为当地无法外出务工的老年人、妇女提供了宝贵的“家门口”就业机会。他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收入,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据不完全统计,塔卧镇4300多亩烤烟,每年能创造近万个临时用工岗位,支付劳务报酬超过百万元。这笔资金直接流入当地百姓的腰包,极大地活跃了乡村经济。烤烟产业,实实在在地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将发展的红利精准的灌到千家万户,真正体现了“产业为民、产业富民”的宗旨。

科学管理+专业烘烤:追求品质效益双提升,锻造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规模化种植和专业服务是产业发展的“骨架”,那么科学的管理和专业的烘烤技术,则是决定产业成败和效益高低的“灵魂”。在塔卧镇的一个密集式烤房群里,专业烘烤师向飞正娴熟地指挥着烟农们进行最后的装炕工作。

“这一炕装的是中部烟,要特别注意装烟的密度和均匀度,关系到通风和受热。”向飞一边检查,一边向身旁的烟农叮嘱。他娴熟的背后是长达二十余个烤季的实践积累与技术沉淀。“每年在烤季开始前,烟草公司和合作社都会统一组织我们烘烤师进行系统培训,熟悉最新的烘烤方式,只有考核合格了才能上岗。”向飞介绍道。

塔卧烟叶站的技术员谭宏前,几乎每天都要巡查各个烘烤点。他拿起刚刚出烤房的烟叶,仔细查看其色泽、油分和韧性,“今年我们全面推行了成熟采收标准化和烘烤工艺精准化,整体的烘烤效果非常理想。烟叶的色泽橘黄、香气纯正,无论是外观质量还是内在品质,都明显优于往年。”

今年,湘西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更新了《烟叶采烤操作标准规程》,对“成熟采收、分类夹烟、分层装炕、精准烘烤”等关键环节进行更精细的严格管控,有效解决了以往各家各户“烘烤凭经验、质量不稳定、效益差异大”的痛点,提升了烟叶品质、增加了烟农收入。

从春日里一株株青翠的烟苗,到夏日铺满田间的郁郁葱葱,再到秋初一片片灿若黄金的烟叶,永顺县塔卧烟区产业综合体,正是以“公司+合作社+农户”这一创新纽带,将政府、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紧密联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率;通过专业化管理,提升了技术到位率,确保了产品质量。这一系列组合拳,成功将过去零星分布的“小烟叶”,做成了如今连片千亩、引领风骚的“大产业”。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正以其蓬勃的产业活力,生动书写着“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崭新篇章。

作者:余佳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