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桂香盈野。当国庆的盛大欢歌与中秋的温婉月韵浪漫相逢,放眼华夏,山河锦绣如画。今年的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4亿人次,再一次创造历史新高。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四天突破1800万人次。高铁宛如一条条强劲的动脉,触达更多地方,让旅行实现“说走就走”。
服务运力升级,解锁舒适出行新体验。面对如潮水般涌来的客流,铁路部门的应对尽显诚意与智慧。在运力保障方面,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高达1.3万列。在热门方向和线路上,一列列加开的夜间高铁和动卧列车彻夜奔驰,让“夕发朝至”从美好的愿景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为旅客的假期“赚”回了更多宝贵时光。在服务体验上,自10月1日起,全国铁路全面推行电子化发票,旅客动动手指即可轻松获取报销凭证,同时,持续优化的站内便捷换乘、候补购票、铁路畅行码、适老化改造等服务协同发力,共同塑造更高效、更舒心的出行体验。
织网赋能文旅,点燃假期消费新引擎。飞驰的高铁,不仅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更成为激活区域经济、赋能文旅融合的“黄金纽带”。这个假期,“跟着赛事去旅行”成为一股新潮,如火如荼的“川超”“湘超”等城市足球联赛,带动成都、自贡、达州、长沙、株洲、常德等众多城市人气高涨。为了满足观众和游客“无缝衔接”的出行愿望,铁路部门精准发力,动态优化方案。10月1日,“川超”自贡灯城燊龙队在自贡市南湖体育中心对战内江重龍酒队。成都方向前往自贡,平均每30分钟便有一趟高铁发出;返回成都的16趟列车涵盖20:14至次日00:24时段,最快仅需52分钟。下午品尝地道的冷吃兔,傍晚为精彩进球欢呼呐喊,再返回成都吃个深夜火锅,这种高效、便捷的“高铁+文旅”新模式,让“诗和远方”近在咫尺,为沿线城市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蓬勃动力。
擦亮中国名片,搭建国际发展新机遇。随着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日益加密成型,越来越多国际游客专程前来,体验风驰电掣的“中国速度”,沉浸于传统节日民俗与现代都市交融的独特魅力。高铁,不仅成为国际游客观察和读懂中国的窗口,更作为一张“国家名片”,驶向全球。近年来,中国高铁技术持续走出国门,在东南亚、中东欧、非洲等地落地生根,不仅极大便利了当地民众出行,更助力区域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力。这张“金名片”正以其创新与品质,吸引世界目光,串联起共同发展的机遇与梦想。
高铁,一头系着千家万户的团圆烟火,另一头则连着时代奔涌向前的浪潮。相信未来,它将继续满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着更加广阔的未来,稳健前行。(郑力才、邓湫芸、简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