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关心 | “炸山”创意不可取 广告营销有边界

近日,某户外品牌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区举办烟花秀,引发对高原生态环境破坏的广泛争议。以“敬畏自然”之名行有可能损害生态之实,让多年信任一朝受损。品牌营销的生命力,源于对社会、对自然、对消费者的尊重与责任,唯有坚守底线,以合法、合规、合德、合情的方式展现创意,方能实现品牌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事事关心 | “炸山”创意不可取 广告营销有边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23 15:3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区举办名为《升龙》的烟花艺术表演,活动以“致敬自然”为名,通过火药爆破形成“龙形”烟花景观。

主办方称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并采取转移牲畜、清理残留物等措施。但环保专家质疑高原低温环境延缓材料分解,爆炸高温直接破坏植被及土壤,声光污染惊扰野生动物,残留重金属或污染水源。

9月22日,中国广告协会发文评烟花“炸山”事件称,广告行业的创意与营销,从来不是无边界的“秀场”。中国广告协会盼广告行业“创意可大胆,界限须坚守”。《我的阿勒泰》作者李娟也发文《气得编不出标题》,表示为打着大地艺术的名义伤害大地的“创作”行为感到愤怒。强烈谴责,不胜痛心。

作为曾凭借优质产品与品牌形象积累良好口碑的品牌,其本可在营销之路上有更多正向探索,此次却意图借创意提升品牌声量,反因在海拔5000多米、生态极度脆弱区域举办活动,以“敬畏自然”之名行有可能损害生态之实,让多年信任一朝受损。

这一事件深刻印证了一个道理:营销创意若脱离对生态、道德、政策的基本敬畏,越过原则界限,不仅无法实现品牌增值,反而会让品牌陷入舆论泥沼,得不偿失。品牌营销的生命力,源于对社会、对自然、对消费者的尊重与责任,唯有坚守底线,以合法、合规、合德、合情的方式展现创意,方能实现品牌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广告协会网站

视频:王文倩

校对:王晗

审核:王辉、吴艳鹏

【责任编辑:王文倩】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