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持续推进全域绿化工作向纵深发展。值此秋日植树佳季,新都区积极推动义务植树与景观提升、生态修复、乡村振兴有机融合,逐步实现从“单纯增绿”到“景效双优”的转型升级,正探索出一条融合创新、群众受益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新都区在推进义务植树工作中,坚持“绿色发展、景观融合”的理念,推动义务植树工作由“量”向“质”跃升。一是规划引领,科学植绿。改变以往“见空植绿”的粗放做法,依托专业团队实施全域景观化设计,依据立地条件科学选配树种,构建兼具生态功能与观赏价值的植物群落;二是主题营林,特色鲜明。结合区域功能定位,打造包括市民休闲林、乡村花果林、工业防护景观林在内的特色林区,将绿化与人居改善、乡村振兴、产业防护有机结合;三是公众参与,凝聚合力。推出“认种认养”、亲子植树、企业林等多形式参与机制,有效提升市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归属感,真正实现“为民植树、与民共享”。
通过创新模式,新都区义务植树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已累计种植各类乔木、灌木7700余株,新增及改造绿地超5万平方米,林木成活率和景观延续性明显提高。实现水土保持、固碳增氧等生态效益,也逐步形成了“春可赏花、秋能赏叶”的乡村旅游新场景,带动周边农户增收,初步显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良好势头。
新都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推动义务植树工作常态化、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拓宽‘认种认养’和社会参与渠道,秉持绿化成果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共同建设和维护美丽家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