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黟县,黛瓦粉墙间透着古韵,社区街巷里暖意融融。科普月期间,黟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党建引领科普行,文明法治共传承”为主题,将鲜红的党旗插在科普服务一线,组织全体党员化身“文明使者”“普法先锋”“科普达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声音传递知识,让文明理念、法治精神与科学素养如清泉般浸润古徽州大地。
入户传新风:一束鲜花话文明
“张阿姨,您看这束菊花多雅致,用来祭扫既环保又能表达思念,比烧纸钱强多啦!”9月上旬的一个清晨,黟县烟草党员志愿者带着精心准备的宣传册和鲜花样品,敲开了碧阳镇郭门社区居民张桂兰的家门。作为有着数十年传统祭扫习惯的老人,张阿姨起初对“鲜花祭祀”有些抵触:“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哪能说改就改?”
志愿者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翻开宣传册,指着焚烧纸钱引发火灾、污染空气的案例图片细细讲解:“阿姨,您还记得去年后山的火情吗?就是祭扫时火星引燃了枯叶。而且现在倡导文明新风,咱们用鲜花祭祀,既保留了心意,又保护了环境,多好呀!”说着,她还演示了如何通过手机小程序进行“网络祭扫”,帮张阿姨在线上为已故亲人献上虚拟鲜花。
两个小时的耐心沟通后,张阿姨拿过志愿者带来的菊花样品,笑着说:“你这么一说我就懂了,确实该改改老习惯了,今年祭扫我就用鲜花!”在为期一周的文明祭祀入户宣传中,这样的场景在黟县各社区不断上演。党员志愿者们分成6个小组,带着鲜花样品和宣传册,深入城区6个社区的120余户居民家中,用接地气的话语、鲜活的案例化解群众顾虑,累计收集“文明祭祀金点子”10余条,推动绿色祭扫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上门送法律:一本手册解民忧
“李老板,您店里的烟草专卖许可证快到期了,这是延续办理的流程清单,提前准备好材料能少跑冤枉路。”在宏村镇的一家卷烟零售店,党员志愿者拿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宣传手册,为店主讲解证件管理规范。作为经营了8年卷烟的老商户,李老板最头疼的就是辨别真假卷烟:“上次收了条假烟,不仅赔了钱,还差点得罪老顾客。”
专卖稽查志愿者立刻从包里掏出真假卷烟样品,手把手教他识别技巧:“您看这烟丝,真烟色泽金黄、质地细腻,假烟发黑结块;再看喷码,真烟字迹清晰、边缘整齐……”他还现场演示了“一看二摸三闻”的鉴别方法,并用手机拍下样品细节,发给店主留存对照。“这下我心里有底了,以后进货再也不怕被骗了!”李老板拿着手册反复翻看,脸上满是笑容。
与此同时,另一组党员志愿者在碧阳镇麻田社区为老年居民开展“法律护航晚年”专项服务。72岁的陈大爷最近因购买保健品被骗,正愁不知如何维权。县局志愿者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帮他梳理维权证据,联系市场监管部门协助处理,并提醒他:“以后遇到‘免费体检’‘夸大宣传’的情况,一定要先给子女打电话,或者来社区找我们咨询。”
科普月期间,这样的“靶向式”普法入户共覆盖4个乡镇、86户商户及居民,切实解决许可证办理、消费维权、真假烟鉴别等实际问题,让法律知识从“纸上”落到“事上”,走进群众“心里”。
集中强内功:一部短片启思路
“原来卷烟鉴定鉴别还有这么多新技术,真是长见识了!”县局会议室里掌声阵阵,全体党员刚看完2025年全省行业优秀科普作品中的展播的科普短片,讨论便热烈展开。
此次集中学习精选了5部高质量科普作品,涵盖烟草种植革新、卷烟质量管控等领域,既有图文并茂的技术解读,又有生动直观的案例演示。在《卷烟制作过程中的“眼睛”》短片播放时,党员们纷纷拿出笔记本记录重点,不时用手机拍摄关键画面。“上次在市场检查中,有消费者问我怎么辨别假烟,我还说不全,现在看了短片,思路清晰多了!”青年党员的发言引发共鸣,大家围绕“如何将科普知识融入日常工作”展开头脑风暴,最终形成“商户培训+消费者宣讲+线上答疑”的三维科普方案。
“科普不仅是服务群众的责任,更是提升工作质效的抓手。”县局党支部书记在总结时强调。此次学习共收集“科普融业务”建议23条,为后续开展“科普进商户”“科普进市场”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城区社区到乡镇村落,从商户门店到居民家中,黟县烟草以党建为笔、科普为墨,在古徽州大地上书写了“为民服务”的生动篇章。下一步,县局将持续深化“党建+科普”模式,建立“党员科普联系点”,打造“线上科普矩阵”,让科普之花在基层沃土上持续绽放,为建设文明法治、和谐美丽的黟县注入持久动力。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