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26日电(记者 程钰)9月25日,“‘质’联未来,‘链’动卓越——中国质量万里行走进联想暨质量强链强企交流会”在京成功举办。活动聚焦“质量强链·质量强企”,旨在搭建国家级质量平台与领军企业的深度对话桥梁,提炼可推广的强企经验,促进理念共享,激发产业链质量提升动能。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长谢军在致辞中指出,本次活动旨在汇聚各方智慧,共同探索通过质量创新与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新路径。他强调,质量是立业之本、强国之基,呼吁从深化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协同、推进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以及聚焦质量提升与创新实践三个关键维度发力,构建更富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共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质量强国贡献力量。
活动上,联想集团副总裁、首席质量官王会文指出,作为链主企业,联想正全面迈进人工智能新时代,并积极推进AI驱动的“智联质量生态管理模式”变革。他介绍,依托技术与组织两大平台,联想构建起智能质量创新、管理与服务三大体系,致力于实现透明可感知、全连接联动、智能优化决策和敏捷业务支持四大能力升级,赋能“研产供销服”全
价值链,助力质量管理全面智能化。
活动上,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赵陕雄发布了“‘链’上攻坚,‘质’在必行——质量强链强企联合行动倡议”,提出五项主要内容,即:一是共筑质量支撑体系根基;二是拥抱变革激发数字智慧动能;三是推动产业链融合构建协同生态;四是践行优质优价引领市场导向;五是聚力创新畅通产学研用通道,为行业质量提升指明路径。联想集团、新华网、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等6家知名企业、单位作为联合倡议单位一同参与发起倡议。
专家点评环节中,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副会长、秘书长郑志受表示,参与交流分享的优秀企业从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产业链协同、绿色可持续及人才培育等多维度,展现了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协同为路径的先进发展模式。他强调,这些企业的实践表明,数字化已成为重塑质量管理、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核心驱动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实现“质量强链”的关键路径,为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新华网党委委员、首席信息官姚予疆表示,本次交流会呈现的企业实践清晰勾勒出质量建设的“三维支撑”框架,即:数字技术正成为质量变革的“加速器”,体系化思维是质量稳定的“压舱石”,人才战略则是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技术、体系与人才三者协同,共同构成了企业实现质量卓越、产业链实现质量协同的核心框架。需要始终以技术创新突破质量边界,以体系构建保障质量长效,以人才培育夯实质量根基,推动质量强链强企迈出坚实步伐、取得扎实成效,实现质量水平整体跃升。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处处长陈江涛表示,优秀企业的质量实践阐释了质量是贯穿战略、研发、生产、供应链、服务全过程的系统工程,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与人才创新深度融合的成果。她指出,此次交流为青海推进质量强链强企提供了宝贵经验。青海正立足“四地”建设和独特的高原环境禀赋,积极探索构建高原质量基础设施和“3H高原认证”体系。期望与各界携手,把质量做成“看得见的生产力”“算得清的绿色力”“传得远的品牌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高原质量力量。
企业代表们结合实践案例积极交流、踊跃分享,群策群力共同探讨以质量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可行路径。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朱晨鸣介绍了企业以数字画像为基础,通过“人才强企”战略助力质量技术人才“选、育、用”的实践模式;欣旺达电子股份公司品质中心总经理龚永锋通过企业构建数字孪生智能工厂等案例,分享了AI推动质量提升的应用经验;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IT事业部副总经理谢玉练提到企业以数智驱动构建全过程质量管理平台,实现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的双轮驱动;深圳安吉尔饮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总经理邓雁青介绍了企业以IPD流程为核心的端到端质量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高要求、严落实的经验做法。
本次活动由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主办、联想集团承办。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地方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处相关负责同志,知名质量专家,知名企业首席质量官、供应链负责人、研发负责人,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以及新闻界代表等共50余人等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