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适应当前监管形势,更好打击涉烟违法犯罪活动?”
“如何加强校园及周边区域监管力度,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在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检察院和金华市烟草专卖局共同举办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支部联建会议上,双方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这两个问题是当前加强卷烟和电子烟市场监管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也是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问题。
婺城区检察院第三党支部中来自重罪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未成年人检察、白龙桥检察室等业务岗位的党员们,结合各自履职办案情况,交流分析当前卷烟和电子烟监管治理领域暴露出的风险隐患。市烟草专卖局专卖党支部的党员们分享实际执法实践中的挑战和举措,双方都深刻感受到维护烟草专卖市场环境、加强青少年控烟宣传和防治不能仅仅依靠单一部门的力量,而是要注重发挥党建引领的作用,凝聚共识、加强协作、联合发力,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更好提升监管治理成效。
在前期实践基础上,带着共同的使命,双方于2025年1月正式签订党建联建协议,旨在进一步借助党建桥梁加强合作,立足业务融合推进治理。
图为党支部联合共建会议现场
行刑衔接打通执法堵点
线索情报,是侦破案件的重要因素。
依法严惩,是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
面对烟草制品制假售假行径诡秘多变、走私路径错综复杂、全链条打击难度加大的严峻态势,婺城区检察院和市烟草局谋划搭建了一条“行刑衔接”的信息互通“高速路”,完善了行政处罚和刑事打击的无缝对接“高架桥”,保障涉烟刑事案件提前介入与立案监督“绿色通道”的畅通。
通过这样的方式,双方打通了案件协同处置的堵点,让线索情报更快互通,让监管处罚更加高效。
正如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夏小帆所言,“通过加强情报线索的互通,达成行政和刑事处罚标准的一致意见,两家在监管执法、案件侦办、追赃挽损上都实现了高质效。”
2023年以来,双方就已建立定期联席会商的协作机制,就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核查反馈、侦查取证、案件处理、专项调研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观点碰撞、经验分享。累计核查线索31条,移送成案15件,不起诉行刑反向衔接移送行政机关予以行政处罚5件。
不仅如此,聚焦传统烟草涉刑案件的法律疑难以及新型涉烟案件的侦办难题,双方联合组建了业务攻坚团队,定期开展业务特训与案例“解剖麻雀式”分析,增强个案协同“会诊”、类案治理“堵漏”,让监管治理更有力度与成效。
护航青春健康成长
“如何避免青少年被电子烟围猎?”
“如何提升学校周边电子烟整治行动成效?”
……
这是每次党建联建主题活动时,都会提及的话题。
婺城区是金华市的老城区,区域内中小学、幼儿园等数量众多,监管难度大,从以往案件办理情况看,甚至还有学生参与售烟的情况。
每次联合整治行动前,双方先分享打击制售电子烟网络案件的侦办实践经验,又探讨了涉刑案件管辖、证据固定、法律适用等执法疑难问题,确保后续协同工作规范运行。
“同学们,大家一起看我手上,这就是电子烟。”
“电子烟里面含尼古丁等有害成分,它们会对我们身体的呼吸道、肺部等部分产生影响。”
在金华市婺城区仙源湖实验学校,检察官和烟草稽查队员拿着电子烟样品,向学生们讲解吸食电子烟的危害,普及“上头电子烟”等新型毒品的防范知识,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制诱惑能力。
图为工作人员在学校宣讲电子烟危害
不仅如此,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工作人员还借助海报、漫画等形式,用实际的案例向学生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图为工作人员向学生宣传未成年人保护知识
除了增强学生的预防意识,双方更是在加强学校周边的治理上下大力气,持续发力。
以中小学为圆心,以100米为半径,依托专项行动开展排查23次,排摸校园内外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电子烟的线索,持续开展全面整治行动。2025年,共检查学校周边售卖卷烟、电子烟的店铺355家,收缴向未成年人违法售卖的卷烟、电子烟等产品,有力净化了校园“无烟”环境。
在推进执法司法实践过程中,双方也积极总结经验,针对案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联合组建调研课题组,撰写的调研文章《网销非法电子烟“围猎”青少年问题亟需引起重视》获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关于在未成年人保护视域下加强非法电子烟犯罪治理的调研报告》先后在《浙江政法》《浙江检察》等期刊上刊发,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创新。
下一步,婺城区检察院和市烟草专卖局将不断拓展党建联建的深度,提升协同履职的成效,持续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力守护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生态。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