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说】美媒:关税引发连锁反应,美国农业从农场到社区遭遇系统性冲击​

综合美媒报道,美国政府持续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将本国农业推向系统性危机。从威斯康星州的玉米地到肯塔基州的大豆农场,一场由关税引发的危机正在全美蔓延。

【世界说】美媒:关税引发连锁反应,美国农业从农场到社区遭遇系统性冲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7:4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8月15日电 综合美媒报道,美国政府持续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正将本国农业推向系统性危机。从威斯康星州的玉米地到肯塔基州的大豆农场,一场由关税引发的危机正在全美蔓延。

美农场主深陷“至暗时刻”:成本与价格的双重挤压

美国《国家》网站(The Nation)指出,如今的美国农业已非人们印象中的画面。在威斯康星州简斯维尔市,拥有4000英亩农场的第二代农民道格·雷伯特正经历“至暗时刻”。他种植的大豆价格从2023年的每蒲式耳13到15美元暴跌至9美元,按年均8万蒲式耳产量计算,仅此一项就造成40万美元收入损失。“一台带GPS的拖拉机就要65万美元,油费、种子、化肥成本却在涨。”雷伯特直言运营压力巨大。

报道截图

这种困境在该州很普遍。巴伦县第一代大豆种植户坦纳·约翰逊见证了大豆价格的“腰斩”,他也被迫转向小众市场。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经济系主任兼教授托马斯·肯普博士指出,该州大豆产业年收入约13亿美元,主要依赖于几个传统市场。关税政策可能导致该州每年损失超1亿美元的收入,并扰乱整个供应链,值得所有美国民众关注。

恶性循环显现:从农产品到关联产业的连锁冲击

关税对农业的冲击形成恶性循环:农产品价格暴跌使农民收入锐减,拖累种子、化肥、农机等关联产业。农民为特定作物定制的数百万美元设备因改种而迅速贬值。尽管威斯康星州试图通过新建港口开拓欧洲、北非市场,但远不能弥补传统市场的损失。

雅虎新闻报道截图

数据印证着危机的深度与广度。雅虎新闻援引彭博经济的研究称,美国新旧关税叠加已将平均关税率推高至15.2%,创二战后新高。同期玉米、小麦价格跌至近年低点,而北美化肥价格指数却飙升35%。农业机械行业首当其冲,拖拉机制造商爱科集团已在北美提价。需求端也在收缩,美国大豆下一销售年度的销量降至近二十年最低,客户普遍放弃长期合同,转向现货采购。尽管特朗普政府称农民只需耐心等待,农业领域高管却纷纷敲响警钟。

美国农村经济生态重塑:从农场到社区的连锁困境

美国合众国际社(UPI)报道指出,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冲击波已蔓延至农机经销商、设备制造商等上下游产业。美国大豆协会主席卡莱布·拉格兰德算了一笔账:“农业创造的1美元通常会在当地社区流通6到8次。这意味着农村社区的小企业和商店都在遭受损失。”约翰逊也提到,如今主街商铺的空置率正随农场关闭而攀升。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农场重组破产申请大幅增加;而94%的威斯康星家庭农场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下的农民遭遇困境。(作者:中国日报 金鼎)

美国农业部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格劳伯指出,传统贸易争端依赖世贸组织框架解决,但现行单边政策已经打破了多边机制。自特朗普第一任期以来,美国积极促进贸易的做法基本停滞。

美农户呼吁稳定政策:“不要拿我们的生计做赌注”

拉格兰德在肯塔基州的农场是其五口之家的唯一收入来源。随着8月底收获季临近,贸易政策的影响将愈发明显。“我们2025年的种植计划有不少是早在2023年就已制定好的。农业是长周期产业,需要稳定的政策环境。过去只是市场预期,现在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他坦言,“如果未来45天内市场仍无起色,价格可能进一步暴跌。”目前农产品价格已无法覆盖生产成本,通胀更加剧了农民的财务困境。

这场危机暴露出单边贸易政策的局限性。随着收获季临近,美国农业正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这不仅关乎美国农民生计,更考验着美国现行贸易政策的可持续性。

(编译:马芮 编辑:高琳琳 韩鹤)

【责任编辑:马芮】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